小轿车为什么要定期的做四轮定位和轮胎换位?

2025-02-23 01:45:0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从常规来讲,车每行驶8000~10000公里左右就该重新做定位检查,所以一年至少要做两次定位检查。
(2)至少一个月一次检查轮胎磨损的情况。如果轮胎磨损不均匀,例如:轮胎一侧胎肩磨损快于胎面其余部分。或者如果您发觉车辆过度抖动或跑偏的话,您的车辆可能定位不良或不平衡。这些情况不仅缩短轮胎寿命,而且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可能出现危险。如果您发觉不规则磨损或车辆抖动或跑偏,请马上检查车轮定位和平衡。
(3)另外在更换新胎时建议做一次四轮定位。
(4)每次轮胎换位时,也可以进行四轮定位检查。
而为了获得最佳的轮胎磨耗状况,轮胎调位是必须的。首先请参考车辆制造商提供的使用手册中有关轮胎换位的指导。如果您没有车辆使用手册的话,建议您每8000到10000公里调一次位。如果轮胎换位得当,能使轮胎磨损更均匀,延长轮胎使用寿命,且在轮胎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提供更好的操控性能。

回答2:

车辆出现了行驶跑偏、方向盘不正和轮胎出现了不正常的磨损、吃胎以及啃胎的故障现象,就是因为车辆的四轮定位的数据不对导致的。这时候就需要做四轮定位了。 但是有些车辆行驶的公里数长了或者使用年份久了之后,四轮定位的数据会有一定的变化,虽然没有出现上面所说的故障现象,但是为了预防新换的轮胎出现不正常的磨损吃胎和啃胎的故障现象,个人建议还是做个四轮定位会比较好。 还有一个要提醒一下就是:如果原车的轮胎已经出现了吃胎和啃胎的故障现象,这个时候需要更换新的轮胎之后做四轮定位,如果使用吃胎和啃胎的轮胎做四轮定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轮胎本来就有故障了,四轮定位仪调整出来的数据也是不准确的。所以一定要更换轮胎之后,充气到标准胎压之后做四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