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的由来是什么?

2024-11-02 20:32:1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天安门是明清皇城的正门,建于永乐十五年(1417),原名承天门。表示承天启运、受命于天的意思,总高337米,底座是汉白玉的须弥座(这是我国古建筑台基的一种形式,又名金刚座,原来是供佛像和神龛用的,后来也用于宫殿的墙基、柱脚、雕塑的基座等。形状为多层迭合式,上层和下层最宽,中间略有收束,座上刻有凹凸线脚及花纹)。座上是十多米高的红色砖台,用每块24千克重的大城砖砌成,砖台上建两层重楼大殿,顶上覆盖金灿灿的琉璃瓦。

天安门在明清两代的用处很多。每个新皇帝即位或册立皇后时,要在城楼上向人民宣读诏书。每当皇帝出征时,要在这里祭路,如果送大将军出征,便在这里送行并祭旗。皇帝出去举行祭天地、耕藉田等大典,都从天安门出入。皇帝的父母进宫,皇帝迎娶皇后,也从天安门进入。但任何人的丧礼,包括皇帝的丧礼也不许从天安门出入,连空棺材也不准从这里抬进去。每年五月,刑部衙门把各省判处了死刑的囚犯名册汇集起来,送皇帝过目。到八月中旬,皇帝诏令有关官员在天安门进行最后判决,这叫秋审。霜降前,对北京刑部监狱里判死刑的犯人进行审处,叫做朝审。秋审和朝审都在天安门举行。此外,明清两代皇帝亲自主持举人的考试,叫做殿试。殿试后两天,皇帝在天安门召见考中前三名的举人,即状元、榜眼、探花,依次传呼他们的姓名,这叫金殿传胪。

天安门城楼下的金水桥是五座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石桥,因横跨于金水河上而得名。

回答2:

北京中轴线:古北京城的布局,以及天安门名字的由来

回答3:

天安门始建于公元1417年,它的设计者是明代著名的建筑师蒯祥。明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蒯祥奉旨在1421年设计并建筑一座雕梁画栋的木构牌楼,叫做承天门,这就是最早的天安门。1457年7月,承天门被大火所焚。8年后,明英宗命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白圭又请蒯祥出谋划策,又建成承天门。明末战乱中,承天门又被焚毁。1651年,又重新修建,新建城楼高33.7米,广9间,进深5间,以示皇帝的尊严,并改称“天安门”。这个名称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