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律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郑国,是由当时在郑国执政的子产制定的?郑国虽然有过郑庄公小霸天下的辉煌历史,但它毕竟是一个后起的小国,而且,由于长期内乱,郑国的国力当时已非常衰弱,经常受到晋国和楚国的欺负?因此,子产在郑国为相执政后,除了和邻国搞好关系外,就开始了改革兴国,大力制定相关法律,剔除弊政,依法治国?
在当时,郑国国内的宗族势力非常强大,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对此,子产采取恩威并用的策略,打击与安抚并举?
公元前536年,子产意志坚定地开展了法制建设,把惩治罪犯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向全国老百姓公布,令国民周知这是国家常用的法律?史称“铸刑鼎”?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
铸刑鼎是子产改革的标志性事件之一,也是子产对他从公元前543年开始执政以来所进行的诸项改革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