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 症状

2025-02-26 04:24:1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建议到大城市医院彻底检查一下,你的症状有些牵连。

由于鼻咽部解剖位置隐蔽,鼻咽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较难,容易延误,应特别警惕。发现时大多已为中晚期,已经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咽癌早期症状除偶有涕血或耳鸣外,常无其他症状。中晚期,癌肿浸润症状和转移症状明显,兹分述如下:
(一)鼻部、耳部、眼部、口腔症状
原发癌的浸润扩展,表面溃疡感染,绝大多数患者(>98%)都会出现上述部位的症状,只是根据肿瘤的位置及大小决定临床症候出现时间的迟早及顺序:癌肿位于鼻咽顶部,首先出现涕中带血,血涕多时可从口里吐出,伴鼻塞等症;肿瘤位于咽隐窝等处,早期常有耳鸣、耳闭、听力下降等症,易误诊为卡他性渗出性中耳炎或化脓性中耳炎;癌肿浸润到眼部表现为单侧突眼、复视、眼球活动障碍等;癌肿浸润翼内肌,表现张口困难,舌下神经受累时,出现舌肌运动障碍,舌偏向健侧。
(二)颅神经症状
鼻咽癌向上浸润和扩展,可累及颅神经引起相应的症状,临床上以Ⅴ、Ⅵ颅神经最先受累,随着肿瘤扩展,Ⅲ、Ⅳ及Ⅸ、Ⅹ也受损,而Ⅰ、Ⅱ位于颅前,Ⅶ、Ⅷ位于颞骨岩部,其受侵犯的可能性较小。以上颅神经受累,表现出其功能丧失。而头痛常是癌瘤向颅内扩展的信号。头痛为持续性固定的剧烈偏头痛,部位多在三叉神经感觉分布区域,性质可为胀痛、闷痛或扎紧性痛。
(三)颈部体征
主要指颈部淋巴结转移所致的肿块。临床上可以颈部无痛性包块为首发症状,甚至是惟一症状。肿块初发于一侧,增大迅速,继之累及颈部对侧。
(四)远处转移症状
鼻咽癌转移最常见部位是骨、肺、肝。骨转移以骨盆、脊柱、四肢骨常见。临床观察发现,随着颈淋巴结肿大,远处转移机会亦明显增加,远处转移率为4.8%~27%,尸检则发现高达76%。骨转移多表现为骨部疼痛等,肺转移表现呼吸困难、咯血等,肝转移为肝区疼痛、黄疸等。
(五)体检
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鼻咽癌好发于咽隐窝入鼻咽顶后壁。早期局部粘膜粗糙不平,血管扩张,并有小结及肉芽样肿物。肿瘤逐渐发展呈菜花型、结节型、溃疡型或粘膜下型等。
颈部触诊:鼻咽癌的早期转移点是颈深淋巴结最上群,其部位是同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上部,大小不一,可数个连在一起,质硬,不平呈结节状,与皮肤无粘连,但在晚期常与深层组织粘连而不易活动。
晚期鼻咽癌转移很快,常向骨、肺、肝等部位转移。存活时间不长,治愈率极低,但是恶性程度较高的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和泡状核细胞癌对放疗高度或中度敏感。
祝:健康快乐!

回答2:

鼻咽癌是指发生在鼻咽披覆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鼻咽癌有七大症状与三大体征。七大症状是鼻衄、鼻塞、耳鸣、耳聋、头痛、面麻、复视等;三大体征是鼻咽部有新生物、颈部淋巴结肿大、颅神经出现一支或多支的麻痹。但在每一个病人的身上并非都有上面提及的全部特征。
常见的症状有:1。侧鼻塞、涕血;
2。单侧听力下降或耳鸣;
3。单侧头痛;
4。单侧颈上部无痛性肿块。
凡具备上述症状,尤其是同时具备四个“单侧症状”者,应立即到医院五官科就诊。
与鼻咽癌发病可能有关的因素包括:1。遗传;
2。EB病毒;
3。环境因素(a。亚硝胺--多存在于咸鱼、咸菜;
b。芳香烃---烟尘中3,4-苯并芘;
c。微量元素--硫酸镍)
治疗鼻咽癌的药物:
鼻咽癌治疗中药:
天芝草胶囊、西黄丸、安康欣胶囊、消癌平片、珍香胶囊、鸦胆子油口服乳液、复方斑蝥胶囊、微达康颗粒、抗癌平丸、参丹散结胶囊、华蟾素胶囊等,尤其是对于晚期或不能手术及放化疗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有效防止复发和转移,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加强治疗效果,改善全身状况。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专家建议中医药与手术、放化疗相结合,采用综合治疗方案,疗效更佳。
鼻咽癌化疗药物:
(1)CF方案:环磷酰胺与5-氟尿嘧啶均为广谱抗癌药物,对鼻咽癌有一定疗效。
(2)PF方案:联合应用顺氯氨铂和5-氟尿嘧啶对鼻咽癌有较好疗效,显效快,但缺点为缓解期短。可用于放疗前使肿瘤缩小,或用于单纯化疗的患者。
(3)PFA方案:顺氯氨铂和5-氟尿嘧啶以及阿霉素等。有明显缩小肿瘤的作用。
(4)CBF方案:主要使用环磷酰胺、争光霉素和5-氟尿嘧啶。

回答3:

你好 鼻咽癌的主要症状有
颅神经损害:表现为嗅觉障碍,视力下降,以及面部器官和牙齿的感觉障碍。
颈淋巴结肿大:鼻咽癌患者约40%的病人以颈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来就诊。
视力受损:鼻咽癌患者由于肿瘤侵犯外展神经,常引起向外视物呈双影。滑车神经受侵,常引起向内斜视、复视。常与三叉神经同时受损。
伸舌困难:鼻咽癌患者由于肿瘤直接侵犯或淋巴结转移至茎突后区或舌下神经管,使舌下神经受侵,引起舌偏向病侧,伴有病侧舌肌萎缩。如双侧舌下神经受损将引起伸舌困难。
听力受损:由于肿瘤压迫咽鼓管可发生单侧性耳鸣或听力下降。
前额等部位的感觉障碍
你的情况最好去做鼻咽镜或ct检查,以便确诊。

回答4:

发生于鼻咽粘膜的恶性肿瘤。中国的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地为多发区,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大多为中年人,亦有青少年患病者。病因与种族易感性(黄种人较白种人患病多)、遗传因素及EB病毒感染等有关。鼻咽癌恶性程度较高,早期即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临床特点为 4大症状:①鼻部症状。一侧鼻堵,鼻出血,早期可仅有鼻涕带血或吸涕带血。②颈部肿块。半数以上的患者在确诊时已有淋巴结转移,不少患者以颈部肿物作为首发症状,肿块多位于颈侧部上方,质硬,活动度差。③颅神经症状。肿瘤可沿颅底向颅内侵犯,侵犯多个颅神经,一侧头痛和复视可于疾病较早期出现。④耳部症状。一侧耳闷、耳聋或反复耳堵塞感等。鼻咽腔位置隐匿,早期症状模糊 ,当患者出现一侧鼻出血 、 吸涕带血、一侧耳闷、一侧头痛、复视和颈部肿物时,应及时就医,反复检查。EB病毒血清学检查、X射线摄影、CT检查、MRI检查等可协助诊断,确诊还须由鼻咽部肿物采取活检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有时需要反复多次活检才能确定。鼻咽癌诊断确立后,应尽早施行放射治疗,足量不间断的放疗配合中医中药、升白细胞药物等的治疗,可使半数以上患者获 5 年以上生存时间。

回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