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1672——1725)与康熙(1654——1722)是同一时代的两个有作为的君主,他们有
很多相似的地方。
背景 俄罗斯,皈依了东正教,娶了拜占庭的末代公主做皇后,拜占庭灭亡后俄罗斯便自命为罗马帝国的继承者,继承权来自拜占庭的末代公主,以及东正教。彼得得到了凯撒的称号(沙皇即凯撒的俄罗斯发音) 清朝入主中原,就自命继承了中华帝国,康熙得到了皇帝的称号。
好学 彼得亲自到荷兰、德国等西欧国家学习。康熙也学习过西方科技文虎。 从好学程度而言,彼得更令人钦佩,他亲自到西欧去学习,还亲自实践(如从事造船),还同牛顿交流科学问题。不过总体而言两人都是好学的君主。
平定国内反叛势力 彼得平定近卫军暴动,康熙擒杀了鳌拜,平定了三藩之乱。这方面,康熙做的事情要比彼得多。
开疆拓土 彼得打败瑞典取得圣彼得堡这样的入海口,康熙征服台湾。彼得向西方,向南方主动出击,获得不少土地。康熙击败了西边的准格尔。
铁血变革 彼得强迫俄国人剃胡子,穿西欧的礼服。康熙强迫汉人剃发易服。
俄罗斯,清朝在彼得和康熙的手里都处于强盛时期,两个国家在雅克萨发生了碰撞。这一次,康熙赢得了战争,彼得赢得了实惠。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说,两个人都是有能力有作为的君主。
法国国王和纳瓦拉国王 路易·迪厄多内·波旁(Louis-Dieudonné,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自号太阳王
彼得一世(俄国沙皇,1672—1725年。俄国沙皇:1682—1725年)
腓特烈二世(普鲁士国王,1712—1786年。普鲁士国王:1740—1786年在位)
查理六世 Karl VI(1685年10月1日~1740年10月20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11年~1740年在位),匈牙利国王(称查理三世 III. Károly,1712年起),波希米亚国王。他是哈布斯堡王朝的最后一位男性成员。
英格兰的威廉三世(英语:William III,1650年11月14日-1702年3月8日),即苏格兰的威廉二世、奥兰治的威廉亲王三世,曾任奥兰治亲王、荷兰执政、英国国王。威廉是荷兰执政威廉二世与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之女玛丽公主的儿子,妻为威廉的共治者,英国女王玛丽二世。
法国路易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