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灭菌器的灭菌注意事项

2025-02-23 20:51:4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高压蒸汽灭菌虽然具有灭菌速度快、效果可靠、温度高、穿透力强等优点,但如果使用不当,亦可导致灭菌的失败。高压灭菌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几点意见。
  一、消毒物品的初步处理凡接触过病原微生物的医疗器械、被单、衣物等均应先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 然后按照常规清洗。特别是传染病房用后的各类物品,要严格把关, 先严密消毒后,再清洗、消毒。常规清洗时, 先用洗涤剂溶液浸泡擦洗, 去除物品上的油污, 血垢等污物, 然后用流水冲净。有轴节、齿槽和缝隙等器械和其它物品, 应尽可能张开或拆卸, 进行彻底洗刷。洗涤后的物品应擦干, 按各临床需要分类包装, 以免再污染。清除污染前、后物品的盛器和运送工具应严格区分, 并有明显标志, 以防交叉感染。
  二、消毒物品的包装和容器要合适包装采用双层包布白色棉布。新包布应先洗涤去浆后再使用。物品包装用线绳捆扎, 以不松动散开为宜,不宜过紧。包的体积不应超过火火公阴。使用容器盛装时,选用既可阻挡外界微生物侵入,又有较好的蒸汽穿透性。如特制的注射器灭菌盒、装敷料的贮槽等。民用铝盒因蒸汽难以进入, 而盒内的空气又不易排出,按常规灭菌常不能达到灭菌效果。试验对比表明它的污染率大大高于医用铝盒。所以不能使用民用铝盒装注射器或器械灭菌。
  三、消毒物品装放应合理消毒物品过多或放置不当都可影响灭菌效果。消毒锅内物品不能过挤, 不超过锅内容量的务。尽量将同类物品装一锅内灭菌。若有不同类物品装放一起, 应以量难达到灭菌物品所需的温度和时间为准。物品装放时, 上下左右均应交叉错开, 留出缝隙, 使蒸汽容易穿透。大消毒包应立着放上层, 小包放下层大搪瓷盒和贮槽也应立着放布类和金属类物品同时灭菌, 应将金属类物品包放在下层, 使两者受热基本一致, 并防金属物品灭菌中产生的冷凝水弄湿包布。
  四、排尽空气使用高压蒸汽消毒锅时,最关键的是将锅内空气排尽。如锅内有空气,则气压针所指的压强不是饱和蒸汽产生的压强。相同的压强,混有空气的蒸汽其温度低于饱和蒸汽所产生的温度。见表锅内空气排除程度不同时压力与温度的关系压力空气排除不同程度时的温度℃全部排除排除未排除夕同样在的压力下, 空气全部排除时温度为℃, 未排除时为少, 相当于煮沸灭菌, 短时间内达不到杀死芽胞和肝炎病毒, 影响灭菌效果, 因此, 排气必须彻底, 排气时间要分钟左右。
  五、合理计算灭菌时间灭菌时间包括①穿透时间从锅内达到灭菌温度开始计算时间到锅内最难达到的部位也达到此温度的时间②维持时间即杀灭微生物所需时间, 一般以杀灭嗜热脂肪杆菌芽胞所需时间来表示,它在厂时分钟死亡③安全时间为使灭菌得到确切保证所需增加的时间。一般为热死亡时间的一半, 其长短视消毒物品而定。对易导热的金属器材的灭菌,不需要安全时间。在灭菌时间内, 要注意压力表, 及时间调节进气量,以保持在的压力, 维持到灭菌时间为止。在灭菌过程中, 如有压力、温度下降, 应重新升温升压, 重新计时。
  六、灭菌后要求消毒物品干燥后,检查指示剂达到灭菌要求即可出锅。取无菌物品时, 要严格无菌操作, 开盖物品先将盖盖好,贮槽关闭好通气孔。物品应贮放在离地面食。, 离顶不少于食, 离墙反‘ 处, 以减少来自地面、屋顶与墙壁的污染。同时应分类放置, 顺序发放取用。超过有效期炎热潮湿季节一般不超过七天, 寒冷干燥季节可延长至天的物品应停止发放。
  七、防止超热蒸汽例如在“ 压力时应为别, 当超过罗时,则成为超热。超热蒸汽温度虽高, 但象空气一样, 遇到消毒物品时不能凝成水,不能释放潜热,所以对灭菌不利。防止超热的办法是使用外源蒸汽灭器时,不要使夹层的温度高于消毒室的温度,两者应相近不要使压为过高的蒸汽进入消毒室内吸水物品灭菌前不应过分干燥灭菌时不要用压力高的蒸汽加热到要求温度, 然后再降压力。
  八、注意安全每次灭菌前应检查灭菌器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尤其是安全阀是否良好。消毒后减压不过猛过快。应等压力表归回位时,才可以打开锅门。如果消毒锅内是瓶装溶液, 且突然开锅, 则玻璃骤然遇到冷空气易发生爆裂,必须注意如果突然把锅门开得太大, 冷空气大量进人, 易使包布周围蒸汽凝成水点而堵塞包布孔眼, 阻碍包布内蒸汽排出, 而使物品潮湿。

回答2:

【1】完全排除锅内空气,使锅内全部是水蒸气,灭菌才能彻底。高压灭菌放气有几种不同的做法,但目的都是要排净空气,使锅内均匀升温,保证灭菌彻底。常用方法是:关闭放气阀,通电后,待压力上升到0.05MPa时,打开放气阀,放出空气,待压力表指针归零后,再关闭放气阀。关阀再通电后,压力表上升达到0.1MPa时,开始计时,维持压力0.1~0.15MPa 20分钟。
【2】到达保压时间后,即可切断电源,在压力降到0.5MPa,可缓慢放出蒸气,应注意不要使压力降低太快,以致引起激烈的减压沸腾,使容器中的液体四溢。当压力降到零后,才能开盖,取出培养基,摆在平台上,以待冷凝。不可久不放气,引起培养基成分变化,以至培养基无法摆斜面 。一旦放置过久,由于锅炉内有负压,盖子打不开,只要将放气阀打开,大气压入,内外压力平衡,盖子便易打开了。
【3】对高压灭菌后不变质的物品,如无菌水、栽培介质、接种用具,可以延长灭菌时间或提高压力。而培养基要严格遵守保压时间,既要保压彻底,又要防止培养基中的成分变质或效力降低,不能随意延长时间。

回答3:

您好,高压灭菌器灭菌时的注意事项如下:
1.高压灭菌器使用时应消毒室内,有专人操作,不得在公共场所使用。
2.插座必须装有连接地线.应确保电源插头插入牢固。切勿损坏电线或使用非指定的电源线。电源线连接上的弹簧片为保护接地,应保持接触良好。
3安全阀和压力表使用期限满一年应送法d定计量检测部门鉴定。
4.消毒器物品之间留有间隙,顺序地堆放在消毒器内的筛板上,这样有利于蒸汽的穿透力,可提高灭菌效果。
5.加热时注意把电源线插头插紧,使插头接地铜片与护罩紧密接触,保证使用安全。加热开始时将放汽阀子摘子放在垂直开放位置,消毒器内冷空气会随时加热由阀孔溢出。当阀孔有急的蒸汽冲出时,将摘子恢复原位。消毒器压务达到所需范围时,适当调整或通断热源,使之维持恒压,并开始计算消毒时间,按不同的物品和包装保持所需消毒的时间。
6.敷料、器械和器皿等消毒后需要干燥时,可在消毒终了时将消毒器内的蒸汽由放汽阀排出,当压力表指针回复到零位后稍待 1-2 分钟,将盖打开,并继续加热几分钟,这样能使物品达到干燥目的。
7.溶液培养基等若在消毒终了时立即放汽,会因压力突然下降引起瓶子爆破或消毒器内装溶液溢出等严重事故。所以在消毒终了时不应立即放汽,而应停止加热使其自然冷却20-30分钟,使内压力冷却而下降至零位(压务表指针回到零位)后数分钟,将放汽阀打开,然后略微打开盖子(开一条缝),人离开消毒室,待其自然冷却到一定程度再取出。

回答4:

采用高压灭菌,每次使用前必须向锅内加水,加入量以达到水位标记为度。切忌空烧或加水不足导致中途烧干而引起爆炸事故。
放入锅内灭菌的培养基、物料等,排放时需留有缝隙,使蒸汽畅通。如果叠放得过于紧密,将阻碍蒸汽穿透,造成物料内外温度不均匀,形成“死角”,致使灭菌不彻底。
加热灭菌时,先打开排气阀,使锅内冷空气排出,当水沸腾时,大量蒸汽从排气阀中冲出,冷空气被排尽,即可关闭排气阀。若灭菌锅内冷空气未排尽,则它受热后很快膨胀,压力上升,使压力与温度形成差异,这时虽然压力达到,而温度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产生压力虽高而实际灭菌温度低的假压现象,致使灭菌不彻底。排除冷空气也可采用集中排气法,即当压力达到0.049兆帕时打开排气阀排气,压力降到零再关闭排气阀升压灭菌。后一种方法只适合器皿、刀具、棉织物、口罩等,而料瓶、料袋,特别是液体培养基等不宜采用。因为容易造成袋膜胀破、瓶塞脱落、液体沸腾外溢。
灭菌结束后,一般应自然缓慢降压。若排气太快锅内产生负压,瓶、袋内压力大于锅内压力,这与集中放气一样会造成料袋鼓气膨胀而拉薄胀破或液体外溢等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