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目前只有语文,但是会与2012~2013学年度人教版真实考核试卷有所不同。而且是针对于第六单元古诗词的专项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
1.《春夜喜雨》的作者是唐朝诗人________,这首诗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的“锦官城”是________的别称。
2.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__。
3.律诗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体。
4.《天净沙·秋》是一首____________,“天净沙”是____________。
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__写的一首词。
二、根据你的积累,按照题目的要求,写出古诗的原句,答案不限课内外。
1.描写春景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夏景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秋景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冬景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诗句。
1.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没风波里。
3.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窗含西岭千秋雪,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6.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
9.不知明镜里,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作家书意万重。
11.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春种一粒粟”的下句是“秋收万颗子”。( )
2.《太阳的话》和《白桦》是现代诗。( )
3.“轻风扶细柳”的下一句,对得最完美的应该是“淡月映梅花”。( )
4.“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选自白居易的《小儿垂钓》。( )
5.《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
6.《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 )
7.《赋得古原草送别》《古朗月行》《静夜思》《登幽州台歌》都是李白写的。( )
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选自马致远的词《天净沙·秋》。( )
9.“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中的“捣衣”是缝衣服的意思。( )
10.《敕(chì)勒(lè)歌》是北朝民歌。( )
11.“独怜幽草涧边生”中的“怜”是“孤单、寂寞”的意思。( )
12.“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写法。( )
13.《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写的一首词。( )
14.“姑苏城外寒山寺”中的“姑苏”是指杭州。( )
五、根据要求写诗句。
1.写出含“花”字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含“鸟”字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含“雨”字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含“日”字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含“山”字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教育孩子要珍惜劳动果实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表达朋友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说明生命力强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表达在节日对亲人无限思念之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常用来说明“站得高,看得远”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写出一句带有数字的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形容“箭法高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连线。
1.将下列诗、词、曲和作者以及朝代用线连起来。
白草红叶黄花。(青山绿水,) 白朴
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远影碧空尽,) 杨万里 唐
映日荷花别样红。(接天莲叶无穷碧,) 李 白 宋
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 元
2.将下列称号与对应的诗人用线连起来。
诗仙 诗圣 诗鬼 诗佛
杜甫 李白 王维 李贺
七、写出一首描写送别的古诗。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填空。
1.《游子吟》是一首赞颂______的诗,它是______朝诗人______写的,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为流传。这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被称为“诗仙”的是________代的诗人________。他是________主义诗人,最擅长采用________的修辞方法,在《望庐山瀑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采用了这种修辞方法。
参考答案
一、1.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成都 2.《诗经》 3.七律 五律 4.曲 曲牌名 5.辛弃疾
二、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三、1.一点飞鸿影下 2.君看一叶舟 3.清风半夜鸣蝉 4.门泊东吴万里船 5.停车坐爱枫林晚 6.清泉石上流 7.任尔东西南北风 8.不识庐山真面目 9.何处得秋霜 10.洛阳城里见秋风 11.为有源头活水来
四、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五、1.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2.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3.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4.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5.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6.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7.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8.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9.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10.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11.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12.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六、1.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元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宋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宋
2.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诗鬼——李贺 诗佛——王维
八、1.母爱 唐 孟郊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谁说小草的一颗心能报答春天阳光那样深厚的恩情呢? 2.唐 李白 浪漫 夸张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们
还没考呢
http://wenku.baidu.com/topic/2012s_Six_Grade_fina.html里面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