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原子小,钾原子大;氯离子大,钾离子小
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②同一(主)族,从上往下,原子半径、离子半径都逐渐增大;
③阴盛阳衰(阴离子半径大于对应原子半径,阳离子半径小于对应原子半径)
④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比较微粒半径大小的依据——“三看规则”
一看电子层数:在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二看核电荷数:在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三看电子数:在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都相同时,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微粒半径大小如何比较微粒半径大小比较(适用于原子,阳离子和阴离子)
1)先看微粒的电子层数,电子层数愈大其微粒半径愈大。
如钾原子(其电子层数为4)大于钠原子(其电子层数为3);钙离子(其电子层数为3)大于镁离子(其电子层数为2)
2)若是微粒的电子层数相同则看其核内质子数,微粒电子层数相同其核内质子数愈大则其微粒半径愈小。
如钙原子(其电子层数为4,核内质子数为20)微粒半径小于钾原子(其电子层数为4,核内质子数为19)
再如铝离子(其电子层数为2,核内质子数为13)微粒半径小于钠离子(其电子层数也为2,但其核内质子数为11)
3)若是微粒的电子层数和核内质子数都相同则看其核外电子总数,这种情况下微粒的核外电子总数愈大其微粒半径愈大。
如氯离子大于氯原子(两者电子层数均为3,核内质子数均为3,但是氯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为18而氯原子是17)
(1) K原子 > Cl原子 (半径大小)
K原子------ 4电子层
Cl原子----- 3电子层
(2) K离子 < Cl离子 (半径大小)
K离子------核电荷大,库仑力大!
Cl离子-----核电荷少,库仑力小!
原子K>CL,多一个电子层呢!离子K
一般的,K+和Cl-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但K的核电核数比Cl多,所以K+的半径小。
影响半径大小的因素有:核电荷数、电子层数、核外电子数。依据以上影响因素半径的判断方法:1最外层电子相同的原子看电子层,电子层多的半径大(即同主族原子半径的递变)。2电子数相同的粒子看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大的半径小。3电子层相同的看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大的半径小(即同周期原子半径的递变)。4阳离子半径小于其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大于其原子半径。5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的原子半径,可用上述方法综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