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为何灭亡?经过安史之乱以后发生了什么?

2025-02-24 16:42:5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唐朝灭亡原因:
  1.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根本原因);
2.政治上:朝廷内部党派斗争严重;
3.农民起义打击(根源还是土地兼并);
4.制度上;节度使制度使地方势力强过中央;
5.军事上:西方少数民族攻击
至于当局无法处理土地兼并,是由于封建制度本质造成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农民就无法独自承担耕种的损失,只能依靠地主阶级。所以农民和地主两者矛盾只能调和,无法化解。后期的唐朝政府没有精力处理这些根本无法处理的问题,所以导致灭亡。

安史之乱以后发生了什么

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后来这种状况遍及全国。国家掌握的户口大量减少。潼关和虎牢关之间,几百里内,仅有“编户千余”,邓州的方城县,从天宝时的万余户,骤降至二百户以下。

回答2:

安史之乱之后农民起义军越平越多,连年干旱,外忧内患,中央力量越来越弱,各路军阀割据土地,开始了藩镇割据,大唐被四分五裂。最后朱温灭了唐哀帝定都洛阳改国号为梁,五代十国正式开始。

回答3:

唐宣宗之后,唐懿宗与唐僖宗是著名的无能昏君,使唐朝一直走下坡路。唐朝后期,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爆发农民起义,经过黄巢的打击,唐朝统治名存实亡。经过黄巢起义后,把唐朝的基础打破。而宦官所管理的禁军也损失过重,所以宰相与宦官争权不断。黄巢起义后,唐僖宗死去,由弟唐昭宗继位。公元898年,发生了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等人的政变,唐昭宗被软禁,太子李裕开始监国,同一天宦官假传圣旨,说唐昭宗退为太上皇,并令皇太子即位,年号光化。
到了天复元年(901年),宰相崔胤联合禁军将领孙德昭打败了刘季述,迎唐昭宗复位,李裕复降德王。而朱温与李克用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朱温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朱温入宫尽诛宦官。天祐元年(904年),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之后不久将唐昭宗杀害。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大肆贬逐朝官,并将三十余位朝臣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290年。

回答4:

各地节度使拥兵自立,唐朝此时已经名存实亡。

回答5:

😄割据势力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