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的方式有鉴定式、面谈式、访问式、观察式等多种方式,力求获得较为严密的科学的第一手数据材料,作出正确的评判准备。最后经过反复论证写出评估报告。即本着对每一个员工负责的态度分析实际数据材料,写出评估报告,供企业管理层参考。
对于企业来说,绩效管理体系是支撑企业战略和目标实现的管理工具,要实施好绩效管理体系,确保绩效制度的有效落地,“绩效机制”、“绩效能力”、“绩效文化”三方因素缺一不可。一、构建绩效机制,搭建基本的绩效框架。绩效机制,往往以绩效制度的形式体现,包括公司及各岗位绩效指标,以及绩效运行所必须的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评价、绩效反馈与面谈、绩效申诉等过程,以及支撑这些过程运行所需要的各类表格表单和数据传递机制等。另外,也包括绩效结果的应用和激励机制。二、构建匹配的绩效能力,完成管理者的角色认知与能力技能的升级绩效能力,主要体现在绩效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要的企业内部人员应当具备的能力,其中核心是以管理者的能力。有效实施绩效管理,首先,需要管理者能够正确做好“管理者”的角色认知,即通过驱动他人,而非通过本人的亲力亲为来达成目标。不乏管理者把绩效管理认为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并没有认识到绩效管理工具是帮助其实现目标的工具和方法。在连基本的认知共识都没有达成之前,提升绩效管理的实效就无从谈起。除了认知共识,还要求管理者能够掌握目标分解与计划制订的具体方法,能够将团队目标分解制订为下属可执行的清晰具体、可执行、可达成、可考核、有时间要求的目标,帮助下属明确目标与工作要求,是管理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管理技能。此外,目标计划跟进纠偏、辅导培养下属成长、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沟通技巧等,都应当是实施绩效管理时对于管理者的普遍性要求。所以说,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实施的过程中,同时需要管理者实现对其管理技能、方法的“升级换代”,使之符合绩效体系所需。换言之,即便不推行绩效管理,这些也都是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应当具体的基本能力。在绩效能力构建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者作为一名“教练员”的作用不可或缺。三、结合企业文化,熔炼构建适配的绩效文化。绩效体系在企业内的推行,可谓一次不小的管理变革,如果不关注建立适配于绩效管理的战略和目标导向的文化氛围,绩效管理难以植根于企业现有文化之中,绩效制度也难以有效落地。绩效管理体系的导入,不仅需要对管理者能力的升级,还包括对企业文化的升级,在实施的过程中重视建立良好正向的绩效文化。如果缺乏“持续改进”的理念和行动,就很容易使员工认为,绩效管理即是“秋后算账”,每当员工绩效不佳大家想到的不是如何分析改进,而是想着如何分清责任、扣分罚款。比如,如果不构建强化“结果导向”的绩效文化,很难想象会有人主动为结果(而不是过程)负责。如果没有公平、公正和实事求是的文化氛围,就无法通过绩效管理的机制使那些兢兢业业、业绩优良的员工成为绩效体系的受益者。 要建立和弘扬绩效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的层面,必须注意将有关人的各项决定(譬如岗位安排、工资报酬、提升、降级和解雇),看作重要的导向性信号。在这些方面,的各项决定都将向企业中的每一位成员传达一种非常明确的信息,企业真正需要的、重视的、奖励的和反对的各是什么。从这个角度来说,绩效结果的多元化、导向性的应用对于绩效文化导向的塑造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总的来说,绩效制度的落地,并不单单是一个文件制度层面的问题,而从绩效体系的全局来看,一方面应当关注“冰山”之上看得见的“绩效制度”,另一方面作为绩效制度落地的重要保障因素的“绩效能力”与“绩效文化”的构建也不可忽视,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绩效管理成为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落地扎根于企业中,为企业的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发挥重要的作用。
要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估,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评估指标和标准:明确绩效评估的指标和标准,以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评估标准应该明确、客观、公正,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 选择评估方法:选择适合的评估方法,可以采用自评、上级评估、同事评估、下属评估等多种方法,也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在选择评估方法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和评估目的来确定,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 收集数据:收集评估数据,可以通过面谈、问卷、记录和观察等方式进行,收集的数据应该充分、准确、客观,并与评估指标和标准相对应。
4. 分析数据:分析收集的数据,以便更好地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能力,发现问题和优点,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于定量数据,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对于定性数据,可以使用主观判断方法进行分析。
5. 评估结果反馈:向被评估人员提供评估结果反馈,明确评估结果和评估标准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和计划。
6. 制定改进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绩效水平。
7. 监督和跟踪:定期监督和跟踪改进计划和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以确保绩效评估的持续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