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苍南张姓的来历和祖籍

2024-11-06 18:27:0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张姓始祖挥公,自姬姓,世居轩辕之丘,乃黄帝轩辕公第三妃彤鱼氏所生之长子,房系总排行为黄帝之第五子,妣诸葛氏,继娶姜氏,佐父轩辕公为弓正,于战蚩尤之际,因观弧星,适时创造弓矢,甲胄,呈献轩辕公,由于战胜蚩尤,国封青阳,以官赐氏。又一说,张姓出自黄帝之孙挥。挥发明弓箭,被黄帝任命为弓正(官名)。弓正也叫弓长,即是“张”字。《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此外,春秋战国时晋国贵族解张后代以张为姓;南蛮酋长龙佑那三国时被诸葛亮赐姓为张;三国时名将张辽,本姓聂,后改姓张。故吾张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子孙蕃衍,不断发展壮大

  苍南张姓人物

  据民国《平阳县志》和《苍南县志》等史志记载,张姓人物苍南21人,其中,将军3人、地方官15人、千总3人。

  张著,蒲门(今马站)人。明洪武三年(1370)庚戌科进士,历官肤施知县、临汇府同知。

  张亨谦,霞关南坪人。张琴祖父,诰封武显将军。

  张玉珍,霞关南坪人。张琴父,诰封武显将军。

  张琴,霞关南坪人。历官云南临元镇总兵、台湾总兵。

  张霨,霞关南坪人。(张启煊三子)清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科贡士,官居知州。

  张启煊,霞关南坪人。字焕堂,张琴次子。清同治十三年,官延建邰道兼督理华税保甲桑棉诸局务。

  张震,霞关南坪人。启煊长子,清光绪年间官广东候补监大使。

  张雯,霞关南坪人。启煊次子,清光绪年间官福建惠安知县。

  张英,霞关南坪人。字子英,启煊从子,清光绪间官霞浦县典史。

  张启奎,霞关南坪人。张琴三子,清光绪间官广东候补判官。

  张启德,霞关南坪人。张泳三子,清光绪间官福建邰武都尉。

  张启霖,霞关南坪人。张彦华四子,清光绪间官直隶州判。

  张霈,霞关南坪人。启霖子,清光绪间官保举千总。

  张美霞,霞关南坪人。启中次子,清光绪间官福建惠安知县。

  张斋,霞关南坪人。启奎长子,清光绪间官中营炮船千总。

  张桐,霞关南坪人。启德子,清光绪间官温州镇标把总、知县。

  张宗金,霞关南坪人。张霈长子,清末官登仕郎。

  张宗彦,霞关南坪人。张雯次子,清末官福建候补县丞。

  张宗陶,霞关南坪人。张雯三子,清末官福建涵江巡检。

  张宗翰,霞关南坪人。张雯四子,清末官福建候补县丞。

  张印,霞关南坪人。启煊从子,清末官福建中营千总。

  苍南县张姓迁徙情况

  苍南张姓,也是历史悠久的望族之一。据史志资料和《苍南张氏宗谱》记载,由于年远代湮,清初又值“奉旨迁界”,改世系鸿支俱难稽考。但基本上理清入迁苍南的张姓,系五代、明末以及清初来此定居。今将收录部分迁徙简介于下:

  炎亭张姓支派
  始迁祖张居正,字守道,号慕江。初仕后晋,官阖门金人。天福七年(942),由福建长溪(今霞浦)县赤岸北浦入迁杨家尖凉坪基(今炎亭)定居。长子张鼎台,居南山(今湖里张良山),至21世孙张仲表,徙居湖里;次子张鼎先,居前张;三子张鼎翰,居后张,至17世张炳笑,徙居舥艚河口;21世张起大,由河口徙居张处;21世张仲颢,由河口徙居缪家桥;24世张和庆,由河口徙居第七河;25世张明贵,由河口徙居鉴后垟;三支系子孙发达,后裔分居县内外以及全国各地。
  大观后垟张姓支派
  始迁祖张永通,字亦稽,于明宗祯十二年(1639)入迁藻溪燕坑,配王氏,生五子,长子张国与、次子张国宪、三子张国叁、四子张国肆、五子张国荣,分为五房,俱移居大观后垟。子孙发达,后裔分居桥墩方竹坑、大观垟贡、挺南联岙、灵溪街,以及平阳、瓯海、福鼎等地。
  南坪张姓支派
  始迁祖张元善、张元和、张亨云、张亨谦、张亨丹。其先祖张观保,原籍江苏常州府武进县河南厢,明初以军功授都督指挥使同领总管镇守福建兴化后所军,于永乐二年(1404)入迁永春县90都达浦楚安,传至第10世张元善、张元和,与侄张亨云、亨谦、亨丹,于清乾隆年间由永春县达浦楚安入迁来此定居;另一支张亨勤,也系张观保裔孙,由福建霞浦县水门柯溪入迁来此定居,两支合而为一,子孙发达,成为蒲门望族,后裔分居各地。
  蒲城东门张姓支派
  始迁祖张成诗。其先祖张天保,原籍北京顺天府大兴县,进士及策。清顺治间曾任提督直隶全省军务,时海乱未定,奉命督师,因延误军机被降职,派驻温州乐清营,遂挈眷入居任所。传至第4世张成诗,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负父骸入迁来此定居,子孙发达,后裔分居各地。
  蒲城南门张姓支派
  始迁祖张祖建,于清康熙年间由绍兴入迁来此定居,子孙发达,后裔分居各地。
  城门大贡黄枝花张姓支派
  始迁祖张世彩、张世完兄弟,迪功郎张廷裔孙。原籍福建永春县,初迁平阳县梅源苏家岭,于清康熙年间转迁来此定居,子孙发达,后裔分居各地。
  马站霞峰张姓支派
  始迁祖张明甫,清时由福建入迁来此定居,子孙发达,后裔分居各地。
  浦亭北岙张姓支派
  始迁祖张茂林,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596)由福建南安县13都陇尾入迁来此定居(注:此据《灵溪区地方志》记载。但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1596年,系万历二十四年),子孙发达,后裔分居灵溪街及福鼎县各地。

  苍南张姓人口

  苍南张姓人口发展史
  据民国《平阳县志·食货志》记载,平阳县张姓在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7)统计,平阳县总人口36772人,张姓约1070人;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统计,平阳县总人口61290人,张姓约1780人。元至元年间(1264—1294)统计,平阳县总户数53072户(没有统计人口)。明洪武年间(1368—1398)统计,平阳县总人口170358人,张姓约5000人;景泰三年(1452)设置泰顺县,从平阳县归仁乡析出38都、39都、40都划入泰顺县,是年统计,平阳县总人口减至85841人,张姓约2500人;嘉靖年间(1522—1566)统计,平阳县总人口86719人,张姓约2530人。清顺治十八年(1611)统计,因平阳县沿海迁界,逃亡人数约43200人,实际居住人口43554人,张姓约1270人;宣统三年(1911)统计,平阳县总人口469760人,张姓约13620人。民国9年(1920)统计,平阳县总人口674765人,张姓约19650人。
  苍南原属平阳,于1981年从平阳析出建县。1990年7月1日零时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资料,全县张氏在籍血缘人口为30441人,占全县总人口2.91%,名列全县第9位,分布在全县72个乡镇。
  2004年7月1日,据苍南县公安户口统计资料,全县在籍张姓血缘人口为3538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95%,名列全县第9位,成为全县12大姓之一。人口比较集中的千人以上有灵溪、龙港、金乡、矾山、观美、舥艚、大渔、云岩、桥墩9个乡镇。

回答2:

苍南张姓人物

张姓始祖——张 挥

张挥,乃黄帝之孙,系张姓之始祖。据《元和姓纂》、《古今姓氏辩证》等有关姓氏学史籍记载称:“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造弓矢,实张罗以取禽兽,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尽管历史考证有所出入,但上述记载已成史实,因之张挥系张姓始祖无疑。

渊 源

张姓的起源与演变 据《通志·氏族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小学生必读百家姓》和《中国姓氏》等书记载,张氏是我国人数最多的三大姓氏(李王张)之一。出自姬姓。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张氏,世代仕晋,晋分为三,又世代仕韩,此即晋之公族,以字为氏者。春秋时晋国有人名解张,字张侯,世代为晋国卿士。三家分晋以后,其族人仕韩国为公族大夫,后渐成望族。又,张氏在汉代以后,人数众多,与当时道教的兴起有关。道教自称源于黄帝,而流传“黄帝赐姓张氏”的说法,如张角、张鲁等多以张为氏。宋代郑樵认为:所谓黄帝赐姓,“此非命姓氏之义也。”实为依托之言。

张姓的来源主要有两支:姬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源出姬姓。张姓得姓可追溯到黄帝时代,已有5000年的历史。《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提到张姓起源时说:“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挥是黄帝时代姬姓部落中一个氏族的重要首领,也是姬姓部落的一名星官。挥氏族以张星为氏族图腾,张星属于中国天文的二十八宿中的南方七宿(也称朱雀七宿)中的第五宿,有星六颗,在长蛇座内。挥在观察天象中发现其排列形状似弓,称为孤星,也称“天之弓”。由此,挥发明了弓箭和网罗,大大提高了氏族猎捕禽兽的能力,在黄帝部落中的地位十分显赫。挥氏族祀奉张星为氏族的图腾,以孤星的弓箭状图形作为氏族的徽识和氏族名,由氏族名而得姓张。

第二支出自外族的改姓。张姓大家族开始融入大量的北方民族的血液始于汉初,这些民族包括汉唐时期的匈奴、羯、高丽、鲜卑、回纥、契丹、突厥沙陀和蜀地巴人,还有金时女真人、宋时西夏党项人、元时蒙古人、清时满洲人等。尤其东北地区满洲各族人大批改姓张,使北方地区的张姓人口快速增长,这些外族张姓很快被同化为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