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等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2025-02-23 07:23:1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一方面这种优势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分布上的优势;另一方面这种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2)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虽有所下降,但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仍占支配地位。
(3)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侧重于强调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则侧重于强调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对国民经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所起的作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不能完整的实现;如果公有制不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就根本不可能存在。

回答2:

这是两个相互交叉的概念.不能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