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一:孩子上课爱插嘴
原因:引起关注
解决方法:父母给孩子更多关注
有的孩子上课爱说话,表现是爱插嘴,喜欢接老师话茬。这样的孩子,其实他上课的专注程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如果不是在专心听着老师说什么,怎么能准确找到老师说话的“缝隙”,然后插嘴进去说点什么,或者刚刚好能接上老师的话茬呢?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专注于“插嘴”呢?答案是:他想引起别人的关注。
孩子上课插嘴的动机,其实和很多孩子经常表现得特别调皮、特别淘气,故意做点什么来让大人制止是一样的,都是希望别人更多地注意到他,显示自己的优越感和存在感。
心理学家们发现,人们内心深处,都有对优越感、存在感、成就感的追求,希望被关注、被重视,当能够通过正面的行为博得关注时,人们不会去做“出格”举动,而如果通过正面行为没有获得充分关注,人们就很可能做出“出格”——虽然这些行为是负面的,可能招致批评甚至惩罚,但至少,获取关注的目的达到了。
孩子之所以不断用上课插嘴这样的行为引起关注,一个很可能的原因是,爸爸妈妈平时比较忽视他,孩子获得的关注不足,没有满足他对成就感的追求。
所以,如果爸爸妈妈发现孩子上课爱说话,是这种表现,那么只告诉他“上课不可以随便插嘴、不可以随便接老师的话茬”,一定不会有效,更管用的办法,是增加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关注:
多跟孩子在一起;多跟他说话;多听他说话;多表扬他大大小小“成就”。
孩子从爸爸妈妈这里获得的关注足够多,在课堂上通过“出格”行为博得关注的需求,就会大大降低。
表现二:交头接耳,自言自语
原因:对课堂内容缺乏兴趣
解决方法:(1)减少“补课”;(2)有针对性地“补课”
有的孩子上课爱说话,表现是喜欢和同桌、前后桌的同学交头接耳、小声说话,或者一个人在那儿自言自语。
这种情况,孩子确实是没有在专心听讲的,但原因不是他专注力不足,而是他对课堂内容缺乏兴趣。
孩子没兴趣听课,有两个截然相反的原因造成:
一是在外面“补课”太多,超前学习了。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他在外面的补习班或者辅导班都听过了,课堂内容对他来说没有新鲜感,自然也就缺乏吸引力。如果孩子是这种情况,爸爸妈妈可能需要考虑缩减校外课程,让孩子专注于课堂。
二是孩子学业程度太差,课上老师讲的内容他听不懂、跟不上。这样,孩子待在课堂上,就会非常无聊,只好想方设法地给自己找点事干,要么找旁边的同学闲聊几句,要么自己唠唠叨叨地说点什么,有的孩子,还会干脆呼呼大睡起来。
如果孩子是这种情况,跟他说多少次“认真听讲”也都是不起作用的,爸爸妈妈需要做的,可能和前一种情况正好相反——自己给孩子补习,或者有针对性地送孩子去上补习班,尽快帮助孩子提升他那门课程的学习水平,让他能听得懂、跟得上。
表现三:课堂提问
原因:缺乏课堂规则意识
解决方法:帮孩子理解“提问”规则
孩子上课随便说话的另一种情况,是在课堂上提问,遇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就跟老师发问,有的孩子,还会在课堂上和老师讨论起来。
这样的孩子,肯定不存在专注力的问题,他听课会非常认真,也不存在对课堂内容缺乏兴趣的问题,如果没有兴趣,他也不会向老师提问,甚至和老师讨论了。
他们的问题在于,缺乏课堂规则意识,不知道有问题应该在什么时机、什么场合提出来。
我们曾经在“悟空问答”回答过一个家长的提问:孩子性格开朗,也喜欢说话,但不喜欢在课堂上提问,也不愿多回答,请问如何培养孩子在课堂上提问的习惯?
提出这个问题的家长可能有一个误会,认为孩子在课堂上能向老师提问,是个好习惯。但其实这并不是受老师欢迎的好习惯。
老师对每一堂课的进度,都有自己的安排,会事先规划好,哪些问题要向学生提问。但课堂时间紧张,一般不会规划出一段专门的时间留给学生提问,因为每个孩子提出的问题可能都不同,一一回答的话,很可能就打乱了这堂课的计划。
我们大儿子初三,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就特别提醒一位同学的家长,请他和孩子沟通,在课堂上尽量不要向老师提问、和老师讨论,因为那位超级爱在课堂上提问的同学,已经让老师和同学都不堪其扰。
所以,无论孩子是上小学还是上中学,发现孩子有在课堂上提问的习惯,爸爸妈妈应该告诉孩子:如果你有问题要问老师,要在课下提问,这样一是你的问题不会打扰到其他同学,不会耽误老师和同学的课堂时间,二是你一对一地提问,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回答你的问题,效果更好。
表现四:碎嘴,闲言碎语太多
原因:日常语言沟通习惯不佳
解决方法:父母改进家庭中的说话方式
孩子上课爱说话的最后一种情况,是“碎嘴”,闲言碎语太多,比如老师说点什么,他都能发表一点评论,同学回答问题,他也要点评一番,甚至教室外有什么动静,窗外飘过一片落叶,他也要说点什么。
孩子有这样的表现,和家庭中的日常语言沟通习惯有很大关系。
有的家庭,父母特别喜欢互相唠叨,也喜欢唠叨孩子,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说上几句;有的家庭,是父母喜欢互相抱怨,也喜欢抱怨孩子,随时都能找到可抱怨的事,然后发出一大串抱怨;有的家庭,是父母喜欢斗嘴,也喜欢用“斗嘴”的方式和孩子说话,一家人把互相说些没什么实际意义的逗趣话当成乐趣。如果家里有这样的氛围,孩子就有可能成为课堂上的“碎嘴”孩子。
解决办法是:爸爸妈妈有意识地改变家里的语言沟通习惯,少唠叨,少抱怨,少斗嘴,少说没有实际内容也没有具体目的无聊话,让孩子慢慢学会,不多话,只在有确定的沟通内容、沟通目的时才说话,说有意义、实际内容的话。这样,孩子在课堂上“碎嘴”的情况,就会慢慢改善。
孩子上课讲话一般有几个原因:
一、可能比较外向,喜欢聊天,性格所致。如果是性格原因,建议您通过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减少孩子上课讲话现象,您可以参考一下。
二、可能孩子认为自己已经懂了,不用再听老师的讲解,所以随意跟同学聊天。如果这样的话,您可以用孩子课后作业情况和考试情况让孩子明白学无止境,一个小知识点的掌握并不能代表对所有知识点的掌握,学习需要虚心和耐心。
三、可能孩子有小心思,课堂上找人聊天。如果是这种原因,那么建议您多留意孩子的行为举止,平时多跟孩子交流、探讨,让孩子的心里话能及时找到倾诉出口,疑惑也能及时得到解答。
四、可能听不懂课程内容,问同学。如果这样的话,就要让孩子知道:听课过程中不懂的,可以通过举手向老师发问、课后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的方式解答疑惑,因为如果上课期间跟同学交流,会影响到同学的听课质量、老师的授课情绪,以及课堂纪律。
做家长的,要想办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多肯定和赞赏孩子好的行为表现,这样能强化孩子的良性行为。如孩子上课比原来认真些、专心学习时间比原来长点、作业完成得比原来好就马上表扬他、拥抱他,让孩子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与爱。其次,尽量营造快乐学习的氛围,家长平常在家时,可以跟孩子一起学习、看书;或带孩子到图书馆等学习气氛浓厚的地方,培养孩子爱学习的好习惯。请全面看待自己的孩子。
1、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孩子每天晚上写作业时,可以按照课堂式划分时间段,作为“作业课”。“作业课”不能随便说话,也不能随便离开书桌,“课间”休息时可以喝水、上厕所、问爸爸妈妈不会的问题等。
2、告诉孩子上课说话的害处
告诉孩子,一年级是打基础的时候,这个阶段学习的知识是很重要的,如果跟别人说话,就会漏听老师的话,这样有些知识就没有学到。但是,知识之间又是有关联的,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就会影响到对后面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这样学习中就会有薄弱点了。再就是,上课与人说话,不但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还会影响到他人,导致其他同学也因为分神而不能认真听讲,而且,说话的时候周围的同学也会看到,这样就等于是给其他同学做了一个破坏纪律的坏榜样,如果大家都不遵守纪律,课堂秩序不就混乱了吗?
孩子了解到上课说话的坏处之后.就会从心底认识到上课是不该说话的。他一旦对某件事情有了正确的认知,就会形成自我约束力,减少上课说话的频率,直至完全改正这一坏习惯。
3、提高孩子专注力(拼图及七巧板练习)
这是二维空间中最有效的集中注意力的练习项目,要求孩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连续不断的判断力、想象力和分析能力。而这种游戏的挑战性,又会给孩子带来成就感。事实上,成就感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将注意力集中到底的一个巨大推动力。
4、不要让孩子向上课爱说话的人学习
当我们告诉孩子上课不许说话的时候,孩子也许会说,某某同学上课就说话了。他这样说,其实是为自己找借口,因为他也知道上课不该说话,但如果有人做了同样的事情,他就会觉得“理直气壮”一些。
此时,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不要向上课爱说话的孩子学习。课堂上的大多数同学都会端端正正地坐好,听老师讲课,只有极少数同学会违反课堂秩序。如果看到有人违反课堂秩序,就应该马上提醒自己,不能跟他们一样破坏秩序,不能给别人做坏榜样。
孩子上课老说话,肯定是跟同桌或周围的同学讲与学习无关的话,这会影响学习的。
解决的办法:1、劝说,心平气和的跟他说这样做的危害。2、暂时隔离他几天,让他离其他同学远一点,3、让老师多关照,多注意、多提醒他。4、让老师的教学方法更符合孩子的要求。
慢慢的相信就能改好。祝你成功。
慢慢来不能急,先对孩子说,上课时坚持15分钟不说话,如果成功了,以后就20分钟以此类推,坚持28天,好习惯会养成的.孩子的注意力一般在15分钟左右,所以,要慢慢来.帮他买一块手表吧,让他自课堂上自己监督自己.过一段时间骗他说你跟老师联系过,老师也夸奖他上课说话少了,学习进步了.这样他会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