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祝福 简析小说中“我”的形象及作用

2024-11-18 21:38:1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形象:

“我”是鲁迅虚构的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

作用:

“我”是小说的视角,祥林嫂的故事就是通过“我”的观察和叙述才得以展现的。“我”也是祥林嫂故事的唯一的批判者,正是从“我”的视角出发,祥林嫂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底层妇女的命运悲剧才得以被关注和审视。

扩展资料:

当时,阻碍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就是封建愚昧思想,受愚昧教条毒害至深的,莫过于旧社会的妇女阶层。《祝福》通过对农村妇女祥林嫂的刻画分析,依托主人公的悲惨遭遇,凸显社会矛盾现象和人民心中的不满情绪。

《祝福》语言特色突出,最能代表鲁迅先生的语言和文学特色。并且,作为《彷徨》集中的第一篇,蕴含着深刻含义,既是对旧社会妇女代表祥林嫂的深深祝福,更是对千千万万像她这样女性的祝福,以及对中华民族未来的美好希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祝福

回答2:

“我”并不是鲁迅,而是鲁迅虚构的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但又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在结构上,“我”起着线索作用,是祥林嫂悲剧的见证人。我是个连接故事情节的线索。(【或者】
“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形象。祥林嫂的一生悲惨遭遇,正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因此,“我”既充当小说中的线索,又是整个故事的见证者。作者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结构文字,展开情节,增强故事的真实感;通过“我”的所感,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深化中心思想。
“我”憎恶鲁四老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我”同情祥林嫂,但对她临死提出的问题只作了含糊的回答,是为了不增加末路人的苦恼。“我”的这种回答方式,自然有其善良的一面,但同时显出了“我”的无能为力。)

回答3:

这是非常重要的“有意味的形式” , 是小说虚构的关键所在。简单来说“我”作为叙述者的独特性在于“我”是一个生于鲁镇又离开了鲁镇的有着进步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在这一出悲剧里“我”是一个旁观者 , 又是一个在场者;“我”直接面对了祥林嫂最后的**子 , 见证了鲁镇众人对祥林嫂的嫌弃、排斥和冷漠;“我”的心理感受、自我反思考验着、提醒着读者的良知;“我”的软弱、动摇、妥协反映了 20 世纪 20 年代知识分子在唤醒与救助底层民众方面的无奈和力不从心。由叙述者“我”对祥林嫂的态度作为阅读的切入口 , 我们可以打开多层面的“看与被看”的关系 , 最终读出鲁迅先生的深刻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