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机的国内外发展史

2025-04-13 11:14:2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在美国1976年拍摄的《中途岛之战》中,情报分析室里有一台饮水机,不知是否穿帮镜头,如不是,那美国二战时期已经喝桶装水了

回答2:

靠我最讨厌 别人复制一大堆来回答问题, 饮水机应该来说慢慢的走进千家万户了,人们越来越看重水质和方便快捷。人在进步需求也在增加。一些大代理我不说,饮水机应该是一个热门产业。只是各式各样的牌子太多。

回答3:

电脑音乐的历史回顾
从传统意义上讲,电脑音乐与MIDI是同一个概念,其核心技术是计算机音序软件的运用和电子乐器的数字化(MIDI的含义即为“乐器之间的数字接口”)。从FM调频到PCM采样回放,从VA仿真声学到APM物理模型等,无不是围绕“音色”这一核心而进行的技术变革。也就是说,传统意义上的电脑音乐是与电子乐器分不开的,而电子乐器的发展历史实际上就是音色采样技术的历史。纵览其发展轨迹,大约经过了下列几个阶段。

(一)模块化合成器时代。上世纪70年代末期,合成器的基本理论在国外开始建立,模块化的合成器开始广泛运用到商业音乐与摇滚乐中。这种通过基本波加减,然后进行调制而产生的自然界里没有的声音让人耳目一新(国内使用的模块化合成器大多使用厂家预置的音色)。

(二)芯片波表时代。80年代以后,日本和美国的许多电子乐器公司利用ROM芯片对真实乐器的单音演奏进行录制,并把录制好的材质作为样本写入到ROM芯片里,然后再加入各种MIDI控制信息的接收模块,用MIDI键盘或MIDI音序器可以触发这些录制的音色样本。这就是PCM采样回放音源。

(三)内存采样时代。到了80年代后期,利用音源的原理,人们把ROM芯片改为RAM也就是内存,并利用内存进行声音样本的存贮和播放,这就是所谓的采样器。采样器进入市场,让音乐家们的很多梦想成为现实,他们可以用键盘来演奏自己所需要的任何“乐器”,而且,这些“乐器”的音色更加真实。

(四)数据光盘时代。采样器得到了普及,但是音乐家们不是录音师,他们不可能自己去大量录制所需要的音色样本,更不可能对样本进行音色制作。因此,采样器厂家便开始发布自己采样的格式,让更多的人能够制作自己的音色。于是,采样光盘的制作厂家便应运而生了。音乐家们只要购买音色光盘,就能够获得在音乐制作中可以应用的各种“乐器”。从此,音色光盘便以其使用的广泛性和方便性,成为音乐制作者追求的宠儿,人们形象地把它称为“光盘中的乐器”。

^V^ !!

回答4:

饮水机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小家电领域里的热度随着近年来国人生活水平的质量提高而逐年攀升。
饮水机顾名思义就是解决人们饮水问题而诞生的家用产品。因提升人们的饮水质量和生活品位而成为时尚备受国人喜爱。 最初的饮水机是人们饮用桶装水的家用产品,分立式和台式两大类。为满足国人的饮水习惯,饮水机的功能又实现了加热和制冷效果,此阶段桶装纯净水为饮水机的诞生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中国饮水机市场销售量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市场容量突破3300万台,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与2005年相比2006年饮水机零售量增长了33%,零售额增长了51%。
在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首先是饮水机行业规范、标准不健全,众多\品牌充斥市场,质量也参差不齐,质量安全与“二次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极大呼唤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新产品的研发,这些都源于国人对生活用水和饮用水健康认识的进一步加强,伴随矿物质饮用水、离子水、小分子团弱碱性水、生态水、活性水、磁化水的纷纷涌现,国人对饮用水有了更多的选择。对纯净水、白开水有了更多的认识,对净水生饮有了更多了解并在慢慢被众多的人所接受,中国饮水机产业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
饮水机市场相继亮相的电解纯净水机、电解离子水机、直饮水机、活性净水机、管线机都是中国饮水机生产企业把握新的发展形式开发制造的全新饮水概念的饮水机。达到了饮水安全、健康、方便、实用、经济、环保的目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中国饮水机行业目前“百家争鸣”的局面,尚缺乏一个统一的行业规范标准,销售服务网络也不够完备,服务水平也急需提高,这一切都有待行业同仁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