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外部环境是对企业外部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等的总称。
1.政治环境是指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发展状况。
2.社会环境是指人口、居民的收入或购买力,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等。
3.技术环境指与本行业有关的科学技术的水平和发展趋势。
4.经济环境包括宏观经济形势、世界经济形势、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及企业的直接市场等。其中,企业的直接市场是与企业关系最密切、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具体包括销售市场、供应市场、资金市场、劳务市场等。
从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是否直接来区分又可分为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两大类。一般环境是指能影响某一特定社会中一切企业的宏观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比较间接。具体环境是指能更直接地影响某个企业的微观环境。
企业战略形成并不是一个连续不断进行的经常性活动过程,通常出现的是稳定一段时期、变动一段时期的这样一个间断进行的非经常性活动过程。这意味着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战略一经形成往往就处于相对稳定状况之中,除非企业运行出现异常情况,否则总倾向于沿着设定的方向继续前进。这意味着过去经营的成功往往会成为今天经营的陷阱,目前经营的成功又常常会为未来的失败埋下种子,由于环境的不断变化,战略上的以不变应万变会使企业丧失反应的灵敏性。所以,促使企业进行战略重新评审并开始战略形成过程的,往往是由于出现了不断恶化的企业状况。
企业战略重新评审不仅要对企业当前使命、目标、战略、政策进行评价,而且要对企业环境进行分析,以确定其中所存在的关键战略要素。企业环境包括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两部分,企业外部环境由存在于组织外部、通常短期内不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所控制的变量所构成。企业内部环境由存在于组织内部、通常短期内不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所控制的变量所构成,具体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文化、资源三部分。 [编辑本段]外部环境关键战略要素 一、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那些对企业活动没有直接作用而又能够经常对企业决策产生潜在影响的一般要素,主要包括与整个企业环境相联系的技术、经济、文化、政治法律四方面的力量。这些要素与力量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从短期来说,社会文化力量通过它对于企业任务环境中相关权利要求者集团的作用,影响着企业的行动与决策。而从长期来说,企业也能通过自身的活动对任务环境中相关权利要求者集团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任务环境
任务环境泛指能够直接影响企业主要运行活动或为企业主要运行活动所影响的要素及权利要求者集团,如:股东、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地方社团、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
三、信息来源
外部环境分析主要是一个非正式的过程,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分析者个人的主观价值判断。外部环境分析需要大量的有关资料,这有赖于众多的信息来源渠道,如:用户、供应商、银行家、咨询顾问、公开及非公开出版物、个人观察调查、上级领导、下级员工、同级伙伴等。为使整个企业的各种信息能够及时汇总到从事环境分析的人员手中,使得他们能够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加工整理,及时给出关于企业外部环境情况的综合分析报告,必须建立适当的企业战略管理信息系统。 [编辑本段]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1. 宏观环境分析
一般认为企业的宏观环境因素有四类,即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以及技术环境。
政治和法律环境,是指那些制约和影响企业的政治要素和法律系统,以及其运行状态。政治环境包括国家的政治制度、权力机构、颁布的方针政策、政治团体和政治形势等因素。法律环境包括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法令以及国家的执法机构等因素。政治和法律因素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
经济环境,是指构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的经济政策,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发展状况、宏观经济政策等要素。通常衡量经济环境的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就业水平、物价水平、消费支出分配规模、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利率、通货供应量、政府支出、汇率等国家货币和财政政策等。经济环境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更为直接具体。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形成和变动。自然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包括土地、森林、河流、海洋、生物、矿产、能源、水源、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这些因素关系到企业确定投资方向、产品改进与革新等重大经营决策问题。
技术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环境中的科技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集合,包括国家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趋势等。技术环境影响到企业能否及时调整战略决策,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2. 微观环境分析
企业的微观环境主要包括产业环境和市场环境两个方面。产品生命周期、产业五种竞争力、产业内的战略群体、成功关键因素等分析方法是微观环境分析的重要内容。市场需求与竞争的经济学分析能够深化对微观环境的理解与认识。以下对产业的生命周期、产业结构分析、市场结构与竞争、市场需求状况、产业内的战略群体和成功关键因素分析进行简要介绍。
(1)产业的生命周期。在一个产业中,企业的经营状况取决于其所在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以及该企业在产业中所处的竞争地位。分析产业发展状况的常用方法是认识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的阶段。产业的生命周期阶段可以用产品的周期阶段来表示,分为开发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只有了解产业目前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才能决定企业在某一产业中应采取进入、维持或撤退,才能进行正确的新的投资决策,才能对企业在多个产业领域的业务进行合理组合,提高整体盈利水平。
(2)产业结构分析。根据波特教授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提出的产业结构分析的基本框架——五种竞争力分析,可以从潜在进入者、替代品、购买者、供应者与现有竞争者间的抗衡来分析产业竞争的强度以及产业利润率。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威胁在于减少了市场集中,激发了现有企业间的竞争,并且瓜分了原有的市场份额。替代品作为新技术与社会新需求的产物,对现有产业的“替代”威胁的严重性十分明显,但几种替代品长期共存的情况也很常见,替代品之间的竞争规律仍然是价值高的产品获得竞争优势。购买者、供应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取决于各自的实力,比如卖(买)方的集中程度、产品差异化程度与资产专用性程度、纵向一体化程度以及信息掌握程度等。产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即一个产业内的企业为市场占有率而进行的竞争,通常表现为价格竞争、广告战、新产品引进以及增进对消费者的服务等方式。
(3)市场结构与竞争。经济学中对市场结构的四种分类: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有助于对市场竞争者的性质加以正确的估计。严格定义的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但这一市场中激烈的价格竞争使价格趋向于边际成本的描述在许多消费品市场中却屡见不鲜。垄断竞争市场中,产品的差异性为企业建立了固定客户,并且允许企业对这些固定客户享有价格超过边际成本的一些市场权力。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的决策要依赖于其他企业的选择,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条件下的决策均衡问题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完全垄断市场上,垄断厂商控制操纵价格和产量的行为因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了反垄断政策的制约,但企业通过创新来取得垄断力量和实现高额利润的努力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从长期看对垄断的限制对消费者是不利的,因为它限制了竞争。
(4)市场需求状况。可以从市场需求的决定因素和需求价格弹性两个角度分析市场需求。人口、购买力和购买欲望决定着市场需求的规模,其中生产企业可以把握的因素是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产品价格、差异化程度、促销手段、消费者偏好等影响着购买欲望。影响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有产品的可替代程度、产品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购买者在该产品上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购买者转换到替代品的转换成本、购买者对商品的认知程度以及对产品互补品的使用状况等。
(5)产业内的战略群体。确定产业内所有主要竞争对手战略诸方面的特征是产业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战略群体是指某一个产业中在某一战略方面采用相同或相似战略的各企业组成的集团。战略群体分析有助于企业了解自己的相对战略地位和企业战略变化可能产生的竞争性影响,使企业更好地了解战略群体间的竞争状况、发现竞争者,了解各战略群体之间的“移动障碍”,了解战略群体内企业竞争的主要着眼点,预测市场变化和发现战略机会等。
(6)成功关键因素。作为企业在特定市场获得盈利必须拥有的技能和资产,成功关键因素可能是一种价格优势、一种资本结构或消费组合、或一种纵向一体化的行业结构。不同产业的成功关键因素存在很大差异,同时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变,成功关键因素也会发生变化,即使是同一产业中的各个企业,也可能对该产业成功关键因素有不同的侧重。
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主要表现为竞争各国在资源开发、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和法制环境方面的差异。
企业外部环境又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层次。宏观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这些因素对企业及其微观环境的影响力较大。
一般都是通过微观环境对企业间接产生影响的。微观环境因素,包括市场需求、竞争环境、资源环境等,涉及行业性质、竞争者状况、消费者、供应商、中间商及其它社会利益集团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一、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那些对企业活动没有直接作用而又能够经常对企业决策产生潜在影响的一般要素,主要包括与整个企业环境相联系的技术、经济、文化、政治法律四方面的力量。
这些要素与力量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从短期来说,社会文化力量通过它对于企业任务环境中相关权利要求者集团的作用,影响着企业的行动与决策。而从长期来说,企业也能通过自身的活动对任务环境中相关权利要求者集团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任务环境
任务环境泛指能够直接影响企业主要运行活动或为企业主要运行活动所影响的要素及权利要求者集团,如:股东、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地方社团、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
三、信息来源
外部环境分析主要是一个非正式的过程,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分析者个人的主观价值判断。外部环境分析需要大量的有关资料,这有赖于众多的信息来源渠道,如:用户、供应商、银行家、咨询顾问、公开及非公开出版物、个人观察调查、上级领导、下级员工、同级伙伴等。
为使整个企业的各种信息能够及时汇总到从事环境分析的人员手中,使得他们能够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加工整理,及时给出关于企业外部环境情况的综合分析报告,必须建立适当的企业战略管理信息系统。
扩展资料:
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一般包括四类因素,即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简称PEST(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technological)。
另外还有自然环境,即一个企业所在地区或市场的地理、气候、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等因素。由于自然环境各因素的变化速度较慢,企业较易应对,因而不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1、政治环境:是指那些影响和制约企业的政治要素和法律系统,以及其运行状态。具体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政治军事形势、方针政策、法律法令法规及执法体系等因素。
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中,企业能够通过公平竞争获取正当权益,得以生存和发展。国家的政策法规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控制、调节作用,相同的政策法规给不同的企业可能会带来不同的机会或制约。
2、经济环境:是指构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的经济政策。具体包括社会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等。其中,重点分析的内容有宏观经济形势、行业经济环境、市场及其竞争状况。
衡量经济环境的指标有: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就业水平、物价水平、消费支出分配规模、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利率、通货供应量、政府支出、汇率等国家财政货币政策。
3.、技术环境:是指与本企业有关的科学技术现有水平、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以及国家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等。如科技研究的领域、科技成果的门类分布及先进程度、科技研究与开发的实力等等。
在知识经济兴起和科技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技术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可能是创造性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企业必须预见这些新技术带来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应对。
4、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企业所处地区的社会结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水平、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形成与变动。
社会文化环境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文化水平会影响人们的需求层次;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可能抵制或禁止企业某些活动的进行;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会影响产品的社会需求与消费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外部环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环境分析
(一)法律环境的影响
包括政府的法律法规、各种政策与规定等;政治法律环境对企业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或者起鼓励、支持的作用(这是企业可利用的机会),或者起约束、限制的作用(这是企业应设法回避的威胁)。税法的变革、政治结盟、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专利法、环境保护法、政府财政支出、政府法规、政府换届、外交状况、政府预算规模、产业政策等都会对企业行为产生影响。
首先是公司证券和国有资产立法将在体制和运营的不同层面对公司产生深远影响。今年1月1日,新的公司法、证券法开始实施。国有资产法已列入国家立法计划,正在论证起草之中。资本市场监管的配套立法或规则也将陆续出台。这些法律将构成对各类企业组织、体制和行为的全面规制。集团公司是具有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功能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一个由众多类型企业组成的庞大而复杂的企业系统,国有资产立法直接影响各级公司的功能定位和运营模式。在管理实践中,我们不仅会在公司制改造、清理不规范的法人实体、界定产权关系、规范关联交易等领域遇到一系列复杂法律问题,而且境外上市公司会由于不同国家法律制度的冲突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同,在法律适用和资本市场监管等方面,遇到制度和体制层面的法律问题越来越多。因此,法律对集团公司及所投资企业调整组织结构和产权结构,深化体制改革,规范资本市场运作,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其次,严格的资源环境立法和执法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生产条件,对公司的行为约束和成本控制会产生直接影响。实行严格的资源环境立法和执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国家立法、执法的趋势来看,未来五年资源环境法制建设将更加体现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环境保护的公益要求,法律规范和监管也将更趋严格。作为资源型企业,油气资源、土地、水资源及环境是公司赖以发展的基本条件,对相关立法的反应也很敏感。目前,石油天然气法正在列入国家立法计划,耕地保护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水污染防治法等修订案将很快送交人大审议,这些法律都会对企业行为作出更严格的规范。集团公司矿权、土地使用权管理和环境保护等如何应对新的法律环境变化,是关系公司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
此外,国家制定反垄断法,将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及发展方式,产生重大而持续的影响;以劳动者权益保护为重点的劳动立法新取向,将对公司依法规范劳动关系提出更高的要求;物权法的制定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的行为和权益;而国际法律环境,也越来越成为影响集团公司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环境因素。
专家指出,未来五年法律环境变化直接关系集团公司资源、市场、国际化三大战略的实施,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因此,应当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法律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企的紧迫性,全面提高集团公司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巩固公司持续发展的法律基础。 同时,要全面提高合同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最大限度降低交易风险,提高交易质量。要切实抓好纠纷案件管理,减少或避免风险隐患和经济损失。维护企业根本权益。
(二)自然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指企业组织存在的各种外部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对于企业行为的影响可以从自然资源、自然变迁、自然灾害和自然区位四个方面来具体分析。
首先是自然资源的影响。自然资源是企业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与来源,则一个国家和地区内自然资源的拥有存量、品质构成、地理分布以及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和利用效率等都会对企业生产行为效率、企业产品质量等等产生重要影响。如我国贵州、四川、安徽等省所以形成一批驰名中外的优秀酿酒企业,形成独树一帜的酒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地的良好水质。
其次是自然变迁的影响。昼夜转换、四季轮回,大自然处于一种周期性循环变迁的过程之中,这种周期性自然变迁会引发、带动企业的生产与营销行为发生相应变化。如寒冷的冬季正是生产保温产品企业的生产营销旺季,而炎热夏季则是空调、啤酒企业生产的黄金季节。
再次是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不同于正常的自然变迁,它对于企业行为具有非常规、超强度的影响,象地震、火灾、海啸、洪水、干旱、泥石流等足可以将一个企业毁灭。但另一方面自然灾害的救助需求和灾后重建任务又会成为某些企业发展的机遇和条件。
第四是自然区位的影响。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存在位置和空间形式,企业所处地理空间的自然区位会影响到企业行为特征。如从世界经济角度来看,地球南北纬度差距、东西经度的差距就对企业行为发生了明显影响。
(三)经济环境的影响
经济环境是影响企业行为的最直接现实的因素,包括国民生产总值、经济增长率、利率、汇率、通货膨胀与紧缩等;企业能否盈利在很大程度上受所在国家经济状况和经济实力的影响。它最主要地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宏观经济走势。企业所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走势具有总体性的规定、裹胁和控制作用,这方面的突出表现就是经济周期波动对于企业行为的超常干预。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是一条长期持续上升的直线,而是呈明显的周期波动的,每一次经济波动都对于企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剧,国内企业行为受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空前扩大,无论是国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秩序,还是国际经济走势与国际经济贸易争端等等都会影响企业行为。如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就可谓是一个典型案例。
第二是市场状况。市场是企业生存的空间和生命线,市场环境状况一般总是直接引导和左右着企业的行为选择。
首先,市场需求是企业行为的向导和归宿点。需求决定供给,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捕捉、把握和满足市场需要,以市场需要来配置资源。由此也就决定了市场需求的具体结构、强度、容量、走势对于企业行为的重大诱导、促成和控制作用。
其次,市场竞争格局对于企业行为具有激发和择优作用。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关键是要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诸如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更优的服务、更有效的营销策略等等。市场竞争越激烈对于企业的压力、激发作用就越大,它会转化为企业进行行为创新和优化的强大动力。
再次,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对企业行为发生多方面的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需要不断购买各种生产要素,如设备等等,所有这些生产要素的市场供求关系会直接影响企业行为的成本和效益。
第三是国家的经济政策。国家的经济政策是企业行为的硬约束,它会对企业行为产生制度化的规范和调节作用。例如国家的税收政策会决定企业的成本与负担,金融政策会规定企业的融资方式与代价等。
(四)金融市场环境的影响
1.金融市场是企业投资与筹资的场所.通过金融市场提供的多种投资工具和方式,企业通过不同的投资组合,达到控制风险,资金供应者能够灵活地调整其闲置的资金,实现其投资目的;资金的需求者也能够从众多筹资方式中选择筹资成本最低的方式,实现其筹资目的.
2.金融市场能够使企业资金灵活转换,促进资金融通.
3.金融市场为企业理财提供有意义的财经信息.如资金供求和利率,汇率,股价变化等,将影响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变化.
(五)技术环境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也就是技术之间的竞争。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适应技术环境的变化,跟上技术进步的潮流和节奏,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技术环境对于企业行为的影响最突出地表现在技术更新速度对企业所形成的巨大压力上。企业本身是一个生产力体系,企业自身内部生产技术的先进程度直接决定着其市场竞争能力和赢利水平。一个企业如果掌握和使用了比竞争对手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则能够创造出比竞争对手更优良的产品,进而创造出比竞争对手更大的市场和效益,反之则将处于劣势和困境,甚至被市场所淘汰。由此看来,社会的技术更新速度决定着企业生产技术的先进程度和市场命运,它迫使企业竞相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掌握新工艺、使用新材料、吸收新人才和创造新产品,从而跟上技术进步的新潮流和快节奏,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此外,社会的技术规范导向、技术市场的完善程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也对企业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六)文化环境的影响
文化环境对于企业行为的影响是十分广泛和深刻的,特别是在经济与文化呈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当代社会中,社会生产力已经由传统的劳动生产力和机器生产力阶段发展到知识生产力阶段,文化正日益全面强烈地渗入和作用于整个经济系统,文化力正成为决定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每个企业要有效地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需要研究文化环境条件,利用文化环境资源和发展自己的文化竞争能力。具体说来,文化环境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最主要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需要是企业行为的动力和出发点,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使其产品与服务切实符合和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
第二,文化传统是企业行为的重要资源,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要善于识别文化传统价值,挖掘和利用文化传统资源,在扬弃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第三,文化教育是决定企业行为素质的重要因素和条件,没有发达先进的社会教育体系,则企业人员的素质就得不到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就会失去依托;
第四,文化观念是企业行为的支撑和向导,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摆脱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等观念文化形态的影响,都需要有来自文化观念方面的支撑、保护与制导;
第五,文化产品是企业行为的激励手段,企业可以选择利用人类所创造的各种优秀和有益的文化成果来教育和激励广大员工,培育和塑造自己的企业精神。
企业的外部环境是企业自身难以把握和不可控制的变化因素。它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多主体的立体结构系统。企业高层管理可以利用从外部环境获得的信息进行战略思考与决策。获得成功的公司往往能够按照环境大趋势,不断地评估行业内发生的各种变化,以便根据自身状况,对外部环境做出及时的反应。
外部环境是对企业外部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等的总称。
1.政治环境是指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发展状况。
2.社会环境是指人口、居民的收入或购买力,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等。
3.技术环境指与本行业有关的科学技术的水平和发展趋势。
4.经济环境包括宏观经济形势、世界经济形势、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及企业的直接市场等。其中,企业的直接市场是与企业关系最密切、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具体包括销售市场、供应市场、资金市场、劳务市场等。
在如今变化莫测的市场经济体系下,企业要想保持永久的竞争力,就必须及时的调整自身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策略,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与外部环境相结合,从而为企业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下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
由此不难看出环境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之一,企业的领导者不仅需要清晰的认识到自身所面临纷繁多变的外部环境,还要及时的应对各种环境的变化趋势,并且做出客观的评估,准确的判断出这些变化将会给企业带来的机遇和危险,然后总结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进行最科学的界定。因为即便是在相同的环境下对于不同的企业,其影响程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关键就是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有效地把握对企业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并且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及时进行战略变革和基础创新。总之企业要把握住环境的现状及将来的变化趋势,利用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一切机会,避开环境中存在的危险的因素,这才是企业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企业确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