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压(CVP) 血压、心率、尿量和PtcO2虽能反映循环变化,但缺乏特异性,不能对循环变化的较复杂的原因做出鉴别,这时CVP可提供更多的信息。血容量是构成CVP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除容量外,心血管顺应性、胸腔压力、心肌收缩力等对CVP均有影响。这些因素在正常时也许并不重要,但在病理状态下可能会变得非常突出,足以影响对容量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用CVP判断容量是不可靠的,其作用主要是被用来评价右心接受容量负荷的潜力。为此,采用一项基于容量-压力关系特性的容量负荷试验。可作为对CVP较高,但仍有心排出量不足临床表现的病人的治疗参考。如果在20min内快速输入500ml液体,CVP升高不明显,甚至有所下降;同时血压有所上升、心率下降,即表明病人有绝对或相对的容量不足,并且心脏有继续接受大量输液的潜力;反之,输液必须慎重。因此,CVP的价值体现在其动态的变化和观察中,而不仅仅是某一孤立的数值。在左、右心协调,肺血管阻力正常的情况下,CVP在反映右心功能的同时也可以反映左心的功能。但在危重病人,许多病理因素可以改变上述关系。因此当CVP增幅较大,甚至确定已经发生右心功能不全,也不宜立即限制输液,而应同时监测肺动脉楔压(PAWP)。较新的观点认为,右心衰竭如果同时伴有低PAWP和低心排时,可以在保持输液的同时给予正性肌力药物,以维持足够的心排量。原则上,在处理右心的问题时,要同时顾及对左心的影响,并将其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基于此点,由肺栓塞和肺动脉高压所导致的右心衰竭却需要慎重对待。在这类右心衰竭,增加输液和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并不能如愿以偿地增加左心充盈,相反却往往导致右心压力进一步急剧升高,并严重压迫心室隔向左偏移,或由于心包的限制,从而减少左心室的容量和导致左心排进一步降低,因此对这类右心衰竭限制输液是适宜的,并且右房压(RAP)应控制在 2. 67kPa以内。 血压是动脉的
中心静脉压(CVP)是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处的压力,通过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内置管测得,它反映右房压力,是临床观察血液动力学的主要指标之一。
CVP的正常值6-12cmH2O。
CVP 血压 临床意义 处理方法
低 低 血容量不足 充分补液
低 正常 血容量轻度不足 适当补液
高 低 心功能不全/容量相对过多 强心,舒张血管
高 正常 静脉血管过度收缩或肺循环阻力增高 舒张血管
正常 低 容量相对不足或心功能不全 补液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