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种植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基本情况
松山区位于赤峰市近郊,属半干旱季风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380毫米左右,大于10度有效积温2900度-3200度,年平均光照时数2900小时,无霜期130—138天,是我国东北优质玉米种植带。总耕地面积235.1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90万亩,粮食总产量11.6亿斤。总机播面积145万亩。
(二)玉米种植现状
近年来,种植玉米品种复杂,有郑单958、丰田7号、丰田13号等100多个品种。2010年机播面积92万亩(其中青贮机播玉米8万亩),总产量12亿斤以上,平均亩产700公斤,2007年到2010年,连续创下内蒙古东北地区春玉米高产记录,最高亩产1282公斤。
(三)种植模式
松山区为单季种植。玉米多以中晚熟品种为主,亩植株密度4200——4800株不等。从技术模式上可分为:保护性等行距播种(多采用45—50cm)和大垄双行(大垄80cm、小垄40cm)播种(或宽窄行倒茬平作)。从区域上划分可分为:西部坡耕地旱作雨养玉米耕作区、西部干旱灌溉旱作玉米保护性耕作区、中部干旱灌溉玉米旱作保护性耕作区、东部干旱灌溉玉米旱作保护性耕作区等四个作业区。
(四)农艺要求
整地水准不一、种植方式不同、种植品种不同、种植结构和种植模式多样、田间管理不一致、收获时间和收获方式不一样。其农艺要求与机收要求相差甚远。
(五)发展方向
随着玉米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农机化作业水平的提高、种植结构的改变和市场的需求,玉米种植将出现新的趋势。一是统一品种、向规模化种植、集中经营方向发展。二是向早熟经济品种方向发展。这样将为玉米机收的发展提供施展的平台。采取的措施:调动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农机大户购置玉米联合收获机,请他们加入到机收队伍中来;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继续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扩大机收面积,提升辐射带动功能,将作为未来玉米机收发展的主攻方向。2011年,松山区新增玉米联合收获机20—30台,玉米机收率达到7.8%;十二五末大型联合收获机械达到100台(含水稻收获机),实现每台收获1500亩。玉米机收率突破20%。
二、玉米机收现状
(一)现状
松山区是农业大区,也是赤峰市玉米主产区。玉米联合收割机保有量51台,747千瓦,其中自走式11台、747千瓦。玉米机播面积100%。2010年总机收面积29.6万亩,其中玉米机收面积7万亩,占机播面积的7.6%。
(二)主要成效
农机大户、特别是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土地流转、规模化玉米种植面积;经营形式(集中经营)和农艺要求(种植模式)的改进为机收提供了平台。
(三)典型经验
1、政府重视、社会认可,思路明确、目标准确。以“扶持重点、集中连片、示范带动”为原则,发挥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形成土地流转、集中经营的种植结构。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形成规模化、区域化的种植模式。
3、落实政策、强化服务,借助农机补贴、农机装备等政策,推动农机化服务水平提升。
4、通过项目带动,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农机化服务组织建设,拉动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
5、农艺要求与农业机械化生产、特别是玉米机械收获技术需求逐步吻合。
(四)存在问题
1、农艺与农机不配套。一是玉米品种多,中部、西部、东部各个作业区种植的玉米品种不同,多达100多个,成熟期不一致,影响农机作业。二是行距不一致,玉米种植行距多为45—50cm,还有大垄双行种植模式,收获机作业割台规格不一,严重影响机具作业。三是玉米植株高矮不同、直径不等,穗长不一,增加了机收难度。
2、土地经营分散。由于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见地割条,导致大型机器无法施展。
3、机具质量急需提高。一是机手反映收获机零件易损、故障率偏高,二是玉米联合收获机投诉率偏高,2009年其投诉率占联合收获机投诉量的46.1%。三是一些企业技术创新乏力,制造水平低,产品适应性、可靠性有待提高,产、销、服务不能同步。
4、售后服务水平偏低。一是一些农机生产企业售后服务能力不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影响收获效益。二是配件供应不足,没有维修网络。
5、农民购机能力不足。小型易淘汰、大型投入过大。
您的回答会被数十乃至数万的网友学习和参考,所以请一定对自己的回答负责,尽可能保障您的回答准确、详细和有效
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