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过程如下:
对弱碱性药有pKa-pH=lg(C解离型/C未解离型);
因为,pKa=8.4,pH=7.4;
所以,8.4-7.4=1=lg(C解离型/C未解离型);
推出:C解离型/C未解离型=10;
我们可以将解离型假设为100x,未解离型假设为10x;
则,解离度=解离型/(解离型+未解离型)
=100x/(100x+10x)
=0.9090
所以此弱碱性药物药物的解离度为91%(0.9090)。
扩展资料:
药物解离度的计算方法:
1、判断药物的酸碱性,若药物是弱酸性的,则有公式pH-pKa=lg(C解离型/C未解离型);若药物是弱碱性的,则有公式pKa-pH=lg(C解离型/C未解离型);
2、计算或根据条件得到pKa、pH的数值,将pKa、pH的数值代入公式中;
3、计算公式,得到C解离型/C未解离型的值,由于C解离型/C未解离型是一个比值,因此可以随意赋值,保持其比不变即可;
4、赋值后,根据公式解离度=解离型/(解离型+未解离型),即可求出解离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解离度
求解过程如下:
对弱碱性药有pKa-pH=lg(C解离型/C未解离型);
因为,pKa=8.4,pH=7.4;
所以,8.4-7.4=1=lg(C解离型/C未解离型);
推出:C解离型/C未解离型=10;
我们可以将解离型假设为100x,未解离型假设为10x;
则,解离度=解离型/(解离型+未解离型)
=100x/(100x+10x)
=0.9090
所以此弱碱性药物药物的解离度为91%(0.9090)。
扩展资料
解离度由pKa及所在环境的pH决定,用希腊字母α来表示:α=已解离分子数∕原有分子总数,解离度的单位为1,习惯上也可以百分率来表示。解离度可通过测定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求得。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只有已解离的部分才能承担传递电荷量的任务,电解质溶液的浓度c越小,弱电解质的解离度α越大。在无限稀释的电解质溶液中,可认为弱电解质是完全电离的。
解离常数是水溶液中具有一定解离度的溶质的极性参数。绝大多数的药物包含可电离的基团,如下图所示。多数为碱性的,也有部分为酸性。只有5%是不可电离的。
pKa表明了一种化合物的电离度。它是分子中基团与酸性、碱性的关系函数。药物化学家可以改变分子中酸性或碱性的结构,以便得到期望的pKa,而pKa可以影响药物的溶解性和渗透性。
pKa是影响中性分子是否能够和酸或者碱成盐的关键。一般认为,当两种组分的ΔpKa > 3时,形成盐;而0 < ΔpKa<3是可能形成共晶,也可能形成盐,没有明确的界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解离
这道题目很简单的 由血浆PH=7.4求的血浆中OH根的浓度为10^(-6.6) 由碱性药物PKa=8.4求的PKb=14-8.4=5.6 AOH= A + OH [A][OH]/([AOH]-[A])=PKb 这里的[AOH]为原来药物的的浓度; [A]为已解离得浓度;[OH]为血浆中OH浓度 ,代入式中得 [A]/([AOH]-[A])=10然后把式子左右分子分母调换即[AOH]/[A]-1=10 ,[AOH]/[A]=11 由解离度定义的 已解离/原来的 [A]/[AOH]=1/11
还有一种方法 PKa=PH+log(未解离浓度/已解离浓度) 8.4=7.4+log(未解离/已解离),未解离/已解离=10 已解离/(未解离+已解离)=1/(10+1)=1/11
望采纳 自己做的 不是百度上的
pKa=-lg([A-][H+]/[HA]) pH=-lg[H+]
对弱碱性药有pKa-pH=-lg( [A-][H+]/[HA] )+lg[H+]=-lg( [A-]/[HA] )=-lg(C解离型/C未解离型);
因为,pKa=8.4,pH=7.4;
所以,8.4-7.4=1=-lg(C解离型/C未解离型);
推出:C解离型/C未解离型=0.1;
我们可以将解离型假设为10x,未解离型假设为100x;
则,解离度=解离型/(解离型+未解离型)
=10x/(100x+10x)
=0.091
所以此弱碱性药物药物的解离度为9.1%(0.091)。
解析:pH对弱酸性药物解离影响的公式为:10pH-pKa=[解离型]/[非解离型],即解离度为: 107.4- 8.4=10-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