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历史悠久,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即诞于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涡阳汉为城父、山桑、至县地,北魏、北齐曾置涡阳、丹城、龙山县。隋改置肥水县。清同治三年(1864),由亳州、宿州、阜阳、蒙城析置涡阳县。因袭北魏涡阳县名而命名。涡阳县拥有国土面积2090平方公里,辖27个乡镇,总人口130万。是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县市之一,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
涡阳县土壤肥沃,农副产品、畜产品量大质优,先后被评为全国商品粮、优质棉、优质烟、山羊板皮生产基地,跨入全国林业百佳县、秸杆养牛十佳县之列,涡阳苔干堪称食苑珍品,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苔干(贡菜)之乡。
涡阳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2140小时,年平均气温14.6度,无霜期218天,年平均降水量830mm左右,光、热、水资源丰富
涡阳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盛产粮、棉、油、水果、蔬菜、药材和黄牛、山羊、家兔、鱼虾、河蟹等,不仅质量高,而且产量大,被列为全国产粮百强县、全国商品粮、优质棉、优质烟、山羊板皮、瘦肉型猪生产基地,跨入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林业百佳县、秸秆养牛十佳县之列,与蒙城、利辛县一并被誉为“全国中部地区黄牛金三角”。尤其是义门苔干堪称食苑珍品、天下之最,因此涡阳又被命名为“中国苔干之乡”。涡阳地下优质煤蕴藏总量达到27亿吨,大理石总储量780万立方米,石灰石总储量3720万立方米。
涡阳城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居民13.7万人,新区街道“三纵三横”形成网络,配套设施基本完成,老区设施完善;电力供应充足,城区实施了“光明工程”,水力资源丰富,程控电话、微波通讯、电讯网络覆盖城乡,通讯方便快捷,信息走廊全面开通,餐饮娱乐业繁荣兴旺。
涡阳交通便捷,境内涡河横穿东西,永青、濉阜铁路纵贯南北,与津浦、陇海、台漯干线衔接,大京九铁路擦境而过,距阜阳机场仅70公里。S202、S307省道在县城交汇。50公里长的涡河岸线建有客货码头,可直入长江,四季通航。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涡阳人民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弘扬“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的涡阳精神,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业绩。
2012涡阳户籍人口约:159.218万人(年增长1.63%)
2012常住人口约:120万人(年下降0.44%)
少的这几十万一部分在打工,一部分搬到别的城市但户口还在涡阳。
13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