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sein)和时间(zeit)这两者在近代及之前的形而上学都是没有必然关系的,在旧形而上学的认识里,存在是一个没有时间框架的东西,一般我们用时间去定义,会从三个角度——过去,现在,将来。而早期的形而上学认为,存在是超越了时间的东西,独立于时间之外。就如同康德提到:时间是我们的先天感性认识能力,而存在是更高一级的东西——存在不是谓语(见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也就是说按照20世纪之前的形而上学观点的话——你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那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时代,存在高于时间,所以存在就有更高的优先级(这个问题黑格尔也提到过,见黑格尔的《小逻辑》)
但是,到了现代,海德格尔将时间问题与存在问题整合,在《存在与时间》提出了属于自己的“此在分析学”(海德格尔被看做是近代和现代哲学的分水岭)你的问题就有一定价值了,但发问的方式不对,因为“一刻”也是时间,只不过是人类难以去量化一个数字,但是哲学不存在量化,只存在“实存”“概念”。海德格尔在《面向思的事情》:
存在——一个事情,但不是存在者(seider)
时间——一个事情,但不具有时间性
“只存在了一刻的东西”也是存在者,同样也就在时间中被给出(geben),也正是被定义在过去,所以我们可以说“存在过”
以下是个人见解——
无论是什么东西他存在了,你记住了他,就像你提出了这个问题了,无论你多么想删除掉这个问题,但是已经在电脑上存档了,百度庞大的数据库有记录了,你的大脑记住了,就算你不记得了,大脑会把这个“事件”存在你的某个记忆区间。这就是为什么人要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的说法。大脑是个刻录机,它不仅刻录着你一辈子的一言一行,他还会刻录在你的遗传密码里。
“存在就是合理”这句话你听过,笛卡儿为什么说“我思我故在”。他的思考,影响到了许多人,很多人记住了他,这就是他这句话存在的理由。
“存在就是合理”你像你提出这个问题,打出来了。是合理的。就算你胡乱的打出一组文字,对于你的大脑来说合理的,因为他指挥你的行动做出了这些行为。
你好。首先你这个问题我没本事比较完善的回答你。我认为你之所以有这个问题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就你这个问题本身给出答案,在于你这个问题本身就问的有毛病。
毛病在于:一提到“存在”,在哲学上就相当于要回答其它一切问题之前先要回答的核心问题之一了。所谓“存在”没有特殊指向一般就意味着是在说哲学里讲的“本体论”了。那么你要在展开其它问题之前先在本体论上给你的其它问题给出一个第一大前提才行。而你问“存在”本身怎么样时候,还是在讨论这个大前提,而没有设定它。
而后面你又问,存在了一刻的东西。。。。。。乖乖,存在了一刻,代表你已经在用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在讨论问题。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思是说在唯物主义哲学的体系里,所谓“存在”的第一前提就是“物质”,而你看看你,你在做什么事情?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数学课上老师要你证明某命题正确,你还没证明到结论,已经用结论当推理条件在使用了,你能有正确答案才怪,不迷惑才怪。
早有结论了,还讨论个p。在唯物主义里,管你存在过一刻还是0.00000000000000001刻,哪里不是存在?因为早就把作为第一大前提的“存在”设定好了,物质嘛!物质!懂?时间也是物质。懂?你在唯物主义设定的时空观里,还问“物质”是不是“物质(存在)”着的,你自己觉得可笑吗?
至于“存在”。这个问题太大了,从亚里士多德到海德格尔都一直没弄出来,你说该怎么回答你?具体感兴趣你可以从亚式形而上学到现象学再到存在主义慢慢钻研,不是专业学哲学的也难免会被你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绕进去啊!
首先说一下存在吧,如果一件事物,你不知道它存在,我不知道它存在,那他存在吗,我感觉是不存在的,哲学上使用王阳明去反驳,说如果有一座山,你没见过,它就不存在吗,这里有一个误区,那就是有人知道这座山存在,所以说什么是存在,就是有人知道存在他才存在,可以是假设它存在,也可以是实例,所以这个问题你应该能解决吧,我是感觉现在哲学以马克思为主有点太绝对了,虽然他有些理论正确,但肯定有些理论是错误的
首先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你的问题已经存在矛盾了。但是还是知道你想问什么。其实这也是一个量变跟质变的一个问题。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水滴石穿”,每一滴水或者存在了那么一瞬间,但是终究穿了,这里都有每一滴水的功劳,没有它的存在就没有这个结果。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例子你把一滴水放海里,你觉得它还存在吗?
算,哲学上说的客观存在主要包括意识和物质,其中只要存在、不管时间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