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买论文资料。。
自己去网络上找找
要熟悉一个地方就要融入那里的生活
战略抉择
南通新城区位于主城区、狼山风景区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间,其核心区域北起虹桥路、南川河,西至城山河,南到啬园路,东止裤子港,面积16.9平方公里。
启动新城区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基于南通现实与未来定位的战略抉择。
100多年前,张謇在经营南通城时,形成了“一城三镇”的城市布局。后人评价,这一布局堪与英国近代城市规划先驱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相媲美。
但通城难掩空间狭小之痛。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为老城区中心地带的“六桥以内”那不到1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堪重负,甚至直接制约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跳出老城区,打造新城区,拉出新框架,成为新世纪南通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一步。
“新城区”概念最早见诸1996年由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的《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4年后的2000年,顺应广大群众的呼声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经集体决策后,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全面启动新区建设。
“启动新城区建设,至少有五个方面的意义。”市建设局局长陈本高认为,一是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发展新空间;二是提升城市形象;三是形成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四是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服务业;五是促进开发区和老城区的融合,增强老城区对开发区的辐射能力,“真正使南通成为一座滨江之城”。
副市长朱晋更进一步指出,作为未来沿江现代化城市核心和江海联动、接轨上海的枢纽节点,新城区开发带来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南通城区扩容之举,也符合省委省政府的要求。2006年6月来通视察时,省委书记李源潮就希望南通抓住机遇,迅速扩大城区,加快城市化进程。
2003年8月,南通大学新校区开工;2004年3月,体育会展中心开工;2005年2月,中央商务区整体出让……新城区建设如火如荼之际,市委市政府又及时加码,加快推进新区建设。2006年1月11日,市委书记罗一民在新区建设推进会上明确提出:“加快新区建设,既是全市城市化大推进的形势需要,更是南通跨越发展、全面腾飞的现实需要。”建设过程中,市长丁大卫亲率规划、建设、国土等部门,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并多次强调新区建设刻不容缓,全市各部门要形成合力,加快推进。
其时,南通新区建设正处在加快推进的紧要关头:省十六运主场馆——完全由民资投入、经营、管理的国内第一个拥有大型开闭顶的体育会展中心正进入冲刺阶段。南通人决心以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的新城区,向全省人民展示持续跨越、全面腾飞的发展势态,并以此带动周边城市组团在更广大的区域内崛起,把市区建成兼具滨江与山水园林城市特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大都市。
另一个重要背景是,在谋划“十一五”发展蓝图时,南通提出通过“十一五”的努力,成为上海为龙头、宁波和南通为两翼的长三角沿海发展新格局和沪苏通金三角的重要一极。在这个战略谋划中,新城区建设至为关键——通过引入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都市型工业,新区必将带动南通在全省乃至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地位提升。
新城区开发,由此被称为“全面提升南通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巨大引擎”。
创新举措
尽早绘就壮美的新区画卷,这是全体南通人民的共同愿望。
但新区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公共产品,究竟应该怎样建?在国内外大多城市选择政府投入为主模式的时候,敢于创新的南通人,则把改革的触角向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公用事业领域延伸,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实现了公用事业投资主体由单一到多元、资金渠道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实现了建设项目资金投入的多元化。
新区启动,政府责无旁贷地承担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大会战。地面上,世纪大道、啬园路、园林路、崇川路,一条条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在一片希望的田野上拉开了新区的骨架;地面下,水、电、气、通信管网伴随着路网的挺进悄无声息地东移南扩,构成了新区的地下血脉。
新城区建设之所以规划后数年未启动,行政中心未能入驻、基础设施不配套是原因之一。而青岛、苏州等兄弟城市建设新区的先例也证明,行政中心的先行迁入,对集聚新区人气、推动新区建设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因为此,我市将行政中心建设作为新区建设“开篇之作”。广大机关工作人员也克服困难,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从城市发展的大局出发,率先到离家较远的新区工作,对加速新城区建设升温发挥了风向标和指路牌的作用。
“正是看到了政府建设新区的坚定决心,我们才选择了新区中央商务区和南通体育会展中心这个智慧型的项目。”中南控股的掌门人陈锦石告诉记者。为了加快推进新城区商贸与公用事业的同步开发建设,南通将中央商务区与南通体育会展中心进行“捆绑”推向市场。拥有雄厚资金、技术和人才实力的中南集团,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在以19亿元购得中央商务区地块的同时,承担了本应由政府投入的南通体育会展中心11个亿的建设费用。如今,被誉为“南鸟巢”和“天眼”的南通体育会展中心已经成为用民营资本打造的社会公益项目“样板”,成为南通建筑铁军在新世纪新南通树起的新地标。
新区的功能逐步完善。伴随着1.5万名学生的进驻,教育之乡的大学梦终于在新世纪变为现实。现代化的民营医院瑞慈医院选择了新区,烟草局、人行南通中心支行、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南通海事局、凤凰莱茵苑、天都花苑、新城小区、五山公寓等项目也纷纷在新区落户。最新的消息是,集便民服务与行政审批于一体的市民服务中心项目也将于今年在新区启动。
对南通新区建设中成功实现城市公共产品投入多元化的创新举措,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肯定。省委书记李源潮批示要求总结推广南通经验,强调城市公共产品投入要进一步社会化,进一步利用市场机制。省长梁保华来通视察时,更是充分肯定了南通探索出的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建设、营运社会公益事业的新型运作机制。他说,这种政府引导、民企运作的新模式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值得肯定和推广。
据新华报业网报道 江苏省教育厅和南通市政府共建南通大学城协议签字仪式2002年10月4日在南通大饭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和南通市市长罗一民分别代表共建双方在协议书上签了字。
南通大学城选址在建设中的南通新城区,位于市政府行政办公中心东南侧,规划用地面积2000亩,其中教学用地1600亩。按照学校功能需要建设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科技开发及生活后勤、公共设施等各项基础项目。根据协议,双方将以建立南通大学为目标,采用“边建设,边申报,以建设促申报”的办法,双方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加速推进南通大学城和南通大学的建设,确保年内动工兴建大学城并申报组建南通大学,力争在2004年6月之前获国家批准正式组建南通大学,并于2005年8月基本完成大学城的建设。据介绍,南通大学城及南通大学的建成将对进一步推动南通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南通在苏中率先快速崛起的目标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为祝贺省市共建南通大学城,教育部副部长王湛特地从北京赶来参加了共建协议签字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