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属科系不同
蛐蛐学名蟋蟀,别称夜鸣虫、将军虫、地喇叭等,为直翅目蟋蟀科昆虫的总称;
蝈蝈是昆虫纲,直翅目,螽斯科一些大型鸣虫的通称;
蝗虫,俗称“蚂蚱”,属直翅目,包括蚱总科、蜢总科、蝗总科的种类。蚂蚱,植食性昆虫,具咀嚼式口器;
蚱蜢,为蝗科飞蝗属动物飞蝗,稻蝗属动物中华稻蝗、剑角蝗属动物稻叶大剑角蝗等多种昆虫的成虫。
二、外形特征不同
蛐蛐一般外表灰黑色,虽然有大有小,有方头、圆头、平头。蟋蟀多数中小型,少数大型。蟋蟀科种类体长大于3mm;体色变化较大,多为黄褐色至黑褐色,或为绿色、黄色等;体色均一者较少,多数为杂色。身体不具鳞片。口式为下口式或前口式。
蝈蝈个子较大,外形和蝗虫相像,身体草绿色,触角细长。雄虫的前翅互相摩擦,能发出“括括括”的声音,清脆响亮。喜欢吃瓜果、豆类等,人们用小竹笼饲养观赏。作为欣赏娱乐昆虫在中国已有悠久历史,如在古易州(今河北省易县)就有几百年编笼捕蝈蝈的历史。
蚂蚱,尖头的昆虫,有绿的,有灰的,会蹦会飞,雌性成体大约5公分长,雄性只有雌性一半大。蚂蚱口大、下巴发达,以植物叶片为食,蝗虫喜食芦苇、稗草、白茅、狗牙草及蒿类植物,虾须草和海蓬子。
蚱蜢,跟蚂蚱很像,就是缩水了,个头小,有的甚至大米粒那么大。或者,你也可以认为蚂蚱和蚱蜢是同一种东西。雌虫较比雄虫大,体绿色或黄褐色,头尖,呈圆锥形;触角短,基部有明显的复眼。后足发达,善于跳跃,飞时可发出“札札”声。
蝗虫,平头的昆虫,头以下像蚂蚱,蝗虫出现的时间貌似比蚂蚱出现的时间要晚一点,蚂蚱在春天就有了,蝗虫却常常在秋天特别多。体通常为绿色或黄褐色,常因环境因素影响有所变异。
颜面垂直,触角淡黄色。前胸背板中隆线发达,从侧面看散居型略呈弧形,群居型微凹,两侧常有暗色纵条纹。
三、生活习性不同
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夜出活动。杂食性,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诱发。
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况都是独立生活,绝不允许和别的蟋蟀住一起(雄虫在交配时期也和另一个雌虫居住在一起),因此,它们彼此之间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会咬斗起来。一只雄性蟋蟀可与多只雌蟋蟀同居。
蝈蝈杂食,但以捕食其它昆虫为主。在饥饿时能自相残杀,一般雌虫吃雄虫较多。由于它能捕食一些害虫,所以应合理捕捉利用。柞蚕区视为害虫。植物方面除取食各种绿色植物外,也取食窝头、.米饭,豆腐、馒头、炸饼等。
该虫天敌有白僵菌、红色寄生瞒、蝗螂,有时在捕食蚂蜂时有被鳌死的情况。它除做为欣赏昆虫饲养外,还可做为害虫天敌,加以保护利用。另外其卵营养成分很高,蛋白质含量达49.49%,可食炒其卵或油炸蝈蝈也是一道美味佳肴。
蚂蚱的适宜发育温度为25℃-32℃,相对湿度为85 % -92 %,土壤含水量15%一18%。低于14℃或高于40℃时,蚂蚌会逐渐停食死亡。
在气温达到28℃-30℃时,蚂蚌卵开始孵化,先准备无毒土壤和锯末粉按1: 2搅拌,含水量为20%-30%,铺3厘米一5厘米的土在器皿中拍实,然后将蚂蚌卵布于土上,盖上约1厘米厚的混合土。
最后,器皿上再罩上一层薄膜,每半天检查1次,发现小蚂蚌后,用软毛刷将其刷到棚内的食物上,一般10天一15天孵化出小蚂蚌。
蚱蜢蝗栖息,活动于稻田、堤岸附近。稻叶大剑角蝗,生活于草地、农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蟋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蚱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蚂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螳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蝗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蝈蝈
蟋蟀又叫促织、趋织、蛐蛐,是一类善吃、好斗的昆虫。夏末秋初的夜晚,它们躲在墙角里、庭园中、杂草间、砖瓦下、土洞里,不停地发出“瞿瞿”瞿”“唧唧……唧唧……”的鸣叫。蟋蟀中只有雄蟋蟀会叫,因为它有发声器,这是一种“求婚”的信号,雌蟋蟀听到后会赶去“赴约成亲”。这时,如果闯来一只雄蟋蟀,就会发生一场搏斗。
两只雄蟋蟀先是振翅鸣叫,然后爪子相对,猛扑乱咬,直到一方斗败逃脱为止。得胜的雄蟋蟀,还要得意地振翅鸣叫一番。因为蟋蟀善鸣好斗,自古以来,人们喜欢饲养蟋蟀,观看它们精彩的争斗表演。
在蟋蟀的头上,有一对比身体长的丝状触角,尾部有一对长长的尾须,雌蟋蟀的产卵管比较长,夹在两条尾须当中,所以俗称三尾子。雄蟋蟀没有产卵管,叫它二尾子。凭鸣声常常可以判断蟋蟀的优劣:鸣声尖而轻的多为小蟋蟀,鸣声高亢雄厚的多为个头较大的壮蟋蟀,叫不成声的可能是“烂衣翅”,它的一只翅膀发育不良,或幼虫蜕变成虫时因外因烂掉了部分翅梢;可是“烂衣翅”不是无用之辈,它在格斗时却十分凶猛哩!
这几种昆虫的区别如下:
1、蛐蛐,是指蟋蟀,到了秋天常常在凉爽夜晚听到的那种,一般外表灰黑色,虽然有大有小,有方头、圆头、平头。
2、蝈蝈,长得有些像蝗虫,色绿,但是有个大肚子,叫声轻脆响亮,人们常常拿来养作宠物,听叫声,当然,叫声也是摩擦翅膀产生的。
3、蚂蚱,尖头的昆虫,有绿的,有灰的,会蹦会飞,雌性成体大约5公分长,雄性只有雌性一半大。
4、蚱蜢,跟蚂蚱很像,就是缩水了,个头小,有的甚至大米粒那么大,或者也可以认为蚂蚱和蚱蜢是同一种东西。
5、蝗虫,平头的昆虫,头以下像蚂蚱,颜色一半也是绿色和灰色两种,蝗虫出现的时间貌似比蚂蚱出现的时间要晚一点,蚂蚱在春天就有了,蝗虫却常常在秋天特别多。
1、蟋蟀亦称“促织”、“趋织”、“吟蛩”、“蛐蛐儿”。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触角较(比)体躯(躯体)为长。雌性的产卵管裸出。雄性善鸣,好斗。种类很多,最普通的为中华蟋蟀,体长约20毫米。年生一代。以翅摩擦发音。因均在地下活动,啮食植物茎叶、种实和根部,都是农业害虫。
蟋蟀(cricket)是直翅目(Orthoptera)蟋蟀科(Gryllidae)昆虫,因鸣声悦耳而闻名。约2,400种,长3�6�550公釐(0.12�6�52吋)。触角细,後足适於跳跃,跗节三节,腹部有2根细长的感觉附器(尾须)。前翅硬、革质;後翅膜质,用于飞行。雄虫通过前翅上的音锉与另一前翅上的一列齿(约50�6�5250个)互相摩擦而发声。音的频率取决於每秒击齿的次数,从最大蟋蟀种类的1,500周/秒到最小蟋蟀种类的将近10,000周/秒。鸣声的速率与温度直接有关,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快。最普通的鸣声有招引雌性的寻偶声;有诱导雌性交配的求偶声,还有用以驱去其他雄性的战斗声。雌雄在前足胫节都有敏感的听器。多数雌虫以细长的产卵器产卵於土中或植物茎内,对植物常可造成严重危害。在北方,蟋蟀多於秋季成熟产卵,若虫於次春孵出,蜕皮6�6�512次而成熟。成虫寿命一般为6�6�58周。
蟋蟀亚科(Gryllinae)的田野蟋蟀属(Gryllus)和家蟋蟀(Achetadomesticus,旧作Gryllusdomesticus)体粗壮,黑或褐色,常打浅洞;取食植物、动物、衣服或互残。田野蟋蟀又称黑蟋蟀,常生活在田野或庭院,有时进入室内。家蟋蟀头部色浅,并有深色横带2、蝗虫(grasshopper)又名“蚱蜢”、“草螟”、“ 蚱蚂”、“ 蚂蚱”。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蝗科(Acrididae)与螽斯科(Tettigoniidae)昆虫的总称。数量极多,生命力顽强,能栖息在各种场所。在山坡、森林低洼地、半干旱区和草原最多。草食性,大多数是作物的重要害虫。在严重干旱时可能会大量爆发。对自然界和人类形成灾害,头部触角、触须、腹部的尾须以及腿上的感受器都可感受触觉。味觉器在口内,触角上有嗅觉器。第一腹节的两侧、或前足胫节的基部有鼓膜,主管听觉。复眼主管视觉,单眼主管感光。后足腿节粗壮,适于跳跃。雄虫以左右翅相摩擦或以后足腿节的音锉摩擦前翅的隆起脉而发音。有的种类飞行时也能发音。栖息地各异,如南美的Marellia remipes在漂浮植物上度过大半生,能游泳,产卵于水生植物上。3、蝈蝈属于螽斯科。螽斯科鸣虫一般共同的特征一般有:身体呈扁圆柱状。头部较小,颜面倾斜或垂直。头部有复眼1对。在复眼内侧有丝状触角一对,细长,一般明显长于体躯。单眼2—3个。口器为咀嚼式,由上唇、上下颚各1对、下唇及舌等部分组成。上颚即大牙特别发达,粗壮坚硬,内缘常呈锯齿状。牙尖黑色,牙的前半部多为红色或紫红色,牙根色淡。胸部背面有发达的前胸背板,形状多变。侧片发达,有些种类在侧片和前胸背板后缘相交处形成肩凹陷。前胸腹板平坦或具有刺状突起。有些种类前翅和后翅较为发达,但也有些是前后翅强烈缩短或完全无翅。足3足,跗节由4节组成,在最后一节的顶端有爪1对。后足股节十分发达;前足胫节基部有开口式或闭口式听器。腹部通常有背板10块、腹板8(雌性)或9(雄性)块,在最后一节背板构成下生殖板,形状多变,有时还有附属突出的部分。雌性的产卵管比较长,呈剑状或镰状形。螽斯科的鸣虫的前翅均具有发音器——音锉和刮器。直翅目螽斯科鸣虫均属渐变态,经历产卵、若虫、成虫三个虫态,以卵越冬,大多产卵于树上或土中,一般一年一代,也有以若虫或成虫越冬的。植食性、肉食性与杂食性均有。
4、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于昆虫纲有翅亚纲螳螂科,是一种中至大型昆虫,头三角形且活动自如,复眼大而明亮;触角细长;颈可自由转动。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皮质,为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臀域发达,扇状,休息时叠于背上;腹部肥大。除极寒地带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世界已知1585种左右。中国已知约51种。其中,南大刀螂、北大刀螂、 广斧螂、中华大刀螂、欧洲螳螂、绿斑小螳螂等是中国农、林、果树和观赏植物害虫的重要天敌。螳螂体长形,多为绿色,也有褐色或具有花斑的种类。复眼突出,单眼3个。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前足捕捉足,中、后足适于步行。渐变态。卵产于卵鞘内,每1卵鞘有卵20~40个,排成2~4列。每个雌虫可产4~5个卵鞘,卵鞘是泡沫状的分泌物硬化而成,多粘附于树枝、树皮、墙壁等物体上。初孵出的若虫为“预若虫”,脱皮3~12次始变为成虫。一般1年1代,有些种类行孤雌生殖。肉食性,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在田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因而是益虫。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分布在南美洲的个别种类还能不时攻击小鸟、蜥蜴或蛙类等小动物。螳螂有保护色,有的并有拟态,与其所处环境相似,借以捕食多种害虫。
它们最大的区别是:1、蟋蟀、蝗虫、蝈蝈的天敌都是螳螂。蟋蟀、蝗虫、蝈蝈是农作物的害虫;螳螂则是农作物的益虫。2、蟋蟀、蝈蝈会鸣叫;蝗虫、螳螂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