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工程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修建成功。包括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约3335m,坝高185米,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人民币。
经国家防总批准,三峡水库于2011年9月10日零时正式启动第四次175米试验性蓄水,至18日19时,水库水位已达到160.18米。
2012年7月23日,三峡枢纽开启7个泄洪深孔泄洪。
扩展资料:
三峡大坝的管理措施:
1、陆生生态
中国三峡集团坚持采取种质资源保存、植物园保存、野外迁地保存、建设三峡珍稀特有植物培育基地等多种措施,开展了以琪桐、疏花水柏枝、荷叶铁线旅、红豆杉等三峡珍稀特有植物为重点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对工程施工区的古树名木,实行了就地或移栽保护。根据水土保持方案,分区进行了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
2、水生生态
水生生态的管理措施需建立在生态影响评估的基础之上。三峡工程运行对中下游干流以及两湖(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水沙平衡以及生态等的可能影响亦备受关注,但精确评估却十分困难,因为水系异常复杂,空间尺度巨大,各种不同的过程交织在一起。
3、污染防治
中国三峡集团始终关注项目建设与运行过程中的污染防治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有效的措施、先进的设备,对项目建设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坝前漂浮物、危险固体废弃物进行了有效的处理和回用,有效控制、减少施工粉尘的产生,消除、减缓噪声影响,努力营造清洁、健康的环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峡大坝
三峡工程分三期,从1992年开工,到2009年竣工,总工期17年。
一期工程5年(1992一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爬机及左岸部分石坝段的施工。
二期工程6年(1998-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并完成永久特级船闸,升船机的施工。
三期工程6年(2003一2009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届时,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远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三峡大坝的建成与使用:改变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湿润气流的良好循环作用。同时解解决了长江中下游不定期的水泛。其发电效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商速发展。这给建坝前极力阻碍建坝的大专家打了一句响亮的耳光。
三峡大坝工程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修建成功。包括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约3335m,坝高185米,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人民币。
经国家防总批准,三峡水库于2011年9月10日零时正式启动第四次175米试验性蓄水,至18日19时,水库水位已达到160.18米。
2012年7月23日,三峡枢纽开启7个泄洪深孔泄洪。
扩展资料:
三峡大坝的管理措施:
1、陆生生态
中国三峡集团坚持采取种质资源保存、植物园保存、野外迁地保存、建设三峡珍稀特有植物培育基地等多种措施,开展了以琪桐、疏花水柏枝、荷叶铁线旅、红豆杉等三峡珍稀特有植物为重点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对工程施工区的古树名木,实行了就地或移栽保护。根据水土保持方案,分区进行了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
2、水生生态
水生生态的管理措施需建立在生态影响评估的基础之上。三峡工程运行对中下游干流以及两湖(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水沙平衡以及生态等的可能影响亦备受关注,但精确评估却十分困难,因为水系异常复杂,空间尺度巨大,各种不同的过程交织在一起。
3、污染防治
中国三峡集团始终关注项目建设与运行过程中的污染防治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有效的措施、先进的设备,对项目建设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坝前漂浮物、危险固体废弃物进行了有效的处理和回用,有效控制、减少施工粉尘的产生,消除、减缓噪声影响,努力营造清洁、健康的环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峡大坝
“大工程大地位大饭碗”,华夏大地大气候“中央空调”已破坏了,咋办⊙∀⊙?答案:凉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