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姓什么?晋文公、楚庄王,夫差、勾践,宋襄公,他们姓什么

2025-04-13 04:27:2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齐桓公姓姜,晋文公姓姬,楚庄王姓芈,夫差姓姬,勾践姓姒,宋襄公姓子。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 ,名“小白”。
晋文公(前671年 或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楚庄王熊旅(?—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吕、侣),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前613年到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夫差(约前528年—前473年),姬姓,吴氏,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阖闾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前494年于夫椒之战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今浙江绍兴),使越屈服。此后,又于艾陵之战打败齐国,全歼十万齐军。前482年,于黄池之会与中原诸侯歃血为盟。夫差执政时期,吴国极其好战,连年兴师动众,造成国力空虚。勾践不忘会稽之耻,国力逐渐恢复。趁夫差举全国之力赴黄池之会时,越军乘虚而入,并杀死吴太子。夫差与晋争霸成功,夺得霸主地位后匆匆赶回。前473年,越再次兴兵,终灭吴国,夫差自刎,时年55岁。
越王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又名鸠浅、菼执,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越王勾践元年(前496年)即位,同年在李大败吴师。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被吴军败于夫椒,被迫向吴求和。三年后被释放回越国,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 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宋襄公,宋桓公次子,子姓,宋氏,名兹甫(?-前637年),《史记》中说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 春秋时宋国第二十任国君,在位于前650年至前637年。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儿子,宋成公的父亲。

回答2:

齐桓公 ,姜姓,吕氏,名小白
晋文公,姬姓,名重耳
楚庄王,姓芈,熊氏,名侣
夫差,姬姓
勾践,姓姒
宋襄公,子姓

回答3:

齐桓公-姜小白
楚庄王-熊侣(芈侣)
晋文公-姬姓,名重耳
夫差-姬姓,阖闾之子,名夫差
勾践-姒姓,名勾践,又名菼执
宋襄公-子姓,名兹甫

上古八大姓 姜、姬、姚、嬴、姒、妘、妊、妫。
姓,源于母系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因此,上古八大姓,都从“女”旁,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
另一说法是:姬、姜、妫、姒、嬴、姞、妘、姚。
嬴 起源于少昊金天氏
姜 起源于炎帝神农氏
姬、姞 同源,都是起源于黄帝轩辕氏
妫、姚 同源,都是起源于帝舜
姒 起源于大禹
妘 起源于帝喾高辛氏
姬姓——周王室和鲁、晋、郑、卫、燕、虞、虢、吴、随、巴等封国
姜姓——齐、申、吕、许等国
嬴姓——秦、徐等国
芈姓——楚国
子姓——殷人后裔的宋国
姒姓——夏人后裔的越国
妫姓——传说中虞舜后裔的陈国

回答4:

齐桓公姓姜
夫差,晋文公姓姬
宋襄公姓子
楚庄王姓熊
勾践姓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