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个舞台,来表达我从开学到现在一些浅薄的看法,即使与和谐无关。
一位美国演说家说:两个小时的演讲不用准备,15分钟的演讲准备一星期,3分钟的演讲要几个星期。所以,请允许我看着自己写的一些文字,来带给你们一些思考,一些感悟。也请你们静静地听我讲完,不要打断我,谢谢。
有一个问题,我一直在思索:何为人生的意义?毕淑敏曾经说过,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许听到这里的时候,你们会感到困惑,人生怎么会没有意义呢?而她的回答,令台下的学生记忆深刻: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你要为之确立一个意义。细想开来,这比那些言不由衷的人生意义,更有思考的价值。回到现实当中来,我们作为学生,是否也在确立自己生命的意义呢?
或许你们会说,我们都是高考的残兵败将,来上学只不过是父命难为。那么,我将替这些人感到悲哀。他们把自己的权利交给父母,而不是自己驾驭内心。这些人,外表看上去还很饱满,但脑子却是空空的,没有思想,没有追求,在我看来无异【www.ttshopping.net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于一具行尸走肉。我真的很难明白,为什么游戏会令这些人通宵达旦,为什么电视剧会令他们难于自拔?可能他们连目标、自制力都没有吧。美国剧作家鲍西考尔特说:当人们在谈论如何消磨时间的时候,时间正在消磨他们。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温水中的青蛙。最后的下场,想必大家清楚。我有时甚至想冲他们大骂:你们干脆回家去好了,来上学,不仅浪费你父母的血汗钱,更浪费你宝贵的游戏时间。与其在课堂上呼呼大睡,不如回到家里躺在棺材里睡觉,这样比较好。可是,我没有,我无法对他们残酷,只能在这短短的演讲中,发出我这个学期可能的唯一的呐喊。
李开复的第四封信——大学四年应该这样度过的开篇写到:大学是人生中最关键的阶段。他认为,进入大学的人,都应该掌握七项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握时间,为人处事。当然,我无法对你们要求太多,也没有资格要求你们。我只能要求自己,每天早上不要睡得太晚,至少在广播结束之前打开笔记本,看看邮件和博客,浏览一下新闻。你们就在床上安心地睡觉好了,不要早起来打扰我,让我度过最安静的精神独处。我不想玩,也没有再玩游戏了,或许我是全校唯一的一个游戏盲吧。虽然,我不会玩游戏遭人冷落,但是,我依然过的很高兴,精神上的高兴,而不是肤浅的在电脑前变傻。
听到这里,你们当中一定有人感到愤怒。是啊,梦想的存在,是对没有梦想者的挑战和冒犯。看过徐小平的文字,一个人生命最重要的价值,不在于他现在是否成功,而在于他是否有成功的梦想,是否有为梦想奋斗的机会、权利和自由。试回想一下那些励志电影:风雨哈佛路、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还有功夫熊猫。阿宝的梦想,尽管看上去遥不可及,但依然是一个支持他不被平庸生活淹没的精神支柱,一个不断给阿宝生活信心和兴趣的动力源泉。最后,他打败了那只豹子。我想,看完电影之后,大家的感想一定颇多,一定也会有笑过之后奋发向上的冲动。可是,后来呢,遗忘了,忘得一干二净。所以,我有必要重提你们听得都不想再听的两个字:坚持。世界上没有什么能与你坚持的力量相比,也没有什么力量使坚持变得徒劳,更没有什么可以诋毁或改变坚持的价值。或许你们不相信,但事实是,早起,我至少坚持到了现在。我想引用一下冰心的那首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百合花也明白,那是极深沉极欢喜所结的泪滴。我还想用俞敏洪的一段话:虽然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李阳不是坚持疯狂成就疯狂吗?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有追求梦想的坚持。记住,心里有梦让你与众不同,不要把梦拴在别人的眼光中。
最后,我还想再提一点就是修养。某年的哈佛迎新辞这样说:人可以没有教育,但不可以没有修养。有修养的人不一定有教育,有修养的人不一定都是大学毕业。所以,我希望你们,能优雅地生活着,至少不要影响别人,和谐地共处。
如果这短短的演讲,能对你们今后一个月或是三年的人生有所改变,那么,我将感到非常欣慰。。谢谢
做人的尺度 *****冯雁军 距离之美不在于远近,而在于那种无法猜度的神秘感。
南朝梁武帝时期,有个寺院与周围农家发生田地之争,双方互不相让,只好到官府去打官司。由于寺院的社会地位特殊,有关部门怕承担责任,最后竞将这个案子一直推到皇帝面前。梁武帝草草看后,顺手在案卷上批了一个大大的“贞”字,交给有关部门办理。然而,经办部门却被皇帝的这个判词弄得百思不得其解,几乎问遍了所有的人都得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就在无计可施之时,有人突然想到时任尚书左丞的刘显。
在朝廷上下,谁都知道刘显是满肚子学问,而且脑子灵活。果然,刘显不负重望,他看了皇帝的朱批,不假思索地就道出了个中秘密:皇帝的意思是要把田地判给寺院。因为“贞”的繁体字可拆为“与上人”三个字,而“上人”是对僧人的尊称。经办人员这才恍然大悟,赶忙按皇帝的批示精神办结了此案。
刘显之所以能从一个“贞”字判词上十分准确地吃透皇帝的用意,是他作为近臣对皇帝的全面了解。他知道梁武帝不但崇尚佛教,甚至还有过不当皇帝想当和尚的强烈愿望,只是每次舍身都被群臣用不菲的银两赎了回来。作为曾是佛门弟子的当朝皇帝,碰上这种事也不便对寺院露骨地袒护,这才在案卷上批了一个“贞”字来暗示。然而,当梁武帝知道自己的判词被刘显破解之后,满肚子不高兴,一气之下,便把刘显尚书左丞的官职撸掉,让他去地方任职。刘显从此一蹶不振,直到老去。
写到这里,大家很可能又想到另一个聪明绝顶的人,那就是三国时期被曹操杀了的杨修。
刘显与杨修虽然下场不一样,但都犯了同样的错误——过于聪明。梁武帝在学识文才方面自负清高,无法容忍他人在自己之上,他希望群臣不清楚“贞”的意思,反过来再问他,才能显示他的水平和地位,树立他的威信。你刘显居然在皇帝面前逞能,让你永远离开皇帝,到地方当官该是最好的结局了。杨修呢,固然也是能猜透皇帝心思的人,但曹操又是其时罕见的“雄猜王”。这类人,猜忌心是最重的。他们最忌恨的,就是怕别人能猜透自己的心思。聪明反被聪明误,刘显与杨修算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典型。
古今往来,无论是君臣之间,还是普通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相处,有多少人希望别人把自己心里的角角落落给猜得一清二楚?其实,这也是做人应把握的一个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