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费用辅助账

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需要准备的研发费用辅助账如何准备?
2025-04-08 04:44:1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政策要求
《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财企[2007]194号)第二条规定:企业应当明确研发费用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并按照研发项目或者承担研发任务的单位,设立台账归集核算研发费用。
《科技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的通知》(国科发火〔2016〕195号)第三条第六款第4项规定:企业应按照“企业年度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设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用研究开发费用辅助核算账目,提供相关凭证及明细表,并按本《工作指引》要求进行核算。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学技术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第三条第1款规定:企业应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对研发支出进行会计处理;同时,对享受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按研发项目设置辅助账,准确归集核算当年可加计扣除的各项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97号)第五条规定:企业应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对研发支出进行会计处理。研发项目立项时应设置研发支出辅助账,由企业留存备查
二、实务困惑
按照研发项目对每个项目的支出单独核算,理论上没有问题,但在实务中却存在很大障碍。如一人同时从事多个项目,其人工成本应在各项目间如何分摊;企业租赁房屋的租赁费,各个部门都使用,不同的研发项目又该如何分摊……
所有这些问题都会成为企业设置研发支出辅助账的障碍。该如何解决?用简单的算术平均可以吗?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97号)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企业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和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无形资产,同时从事或用于非研发活动的,应对其人员活动及仪器设备、无形资产使用情况做必要记录,并将其实际发生的相关费用按实际工时占比等合理方法在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间分配,未分配的不得加计扣除。
按上述规定,企业用简单的算术平均法把一项研发支出在不同项目进行均摊属于合理方法吗?如果是合理的,政策中为何不把如此尽人皆知的方法予以列示呢?如果不合理,那什么方法合理呢?实际工时占比——这是政策给出的唯一解决方法!
三、解决方案
按照工时占比,显然就需要企业统计出每月每个研发项目的工时,而每个研发项目的工时又是由参与该项目的所有研发人员在当月耗费的工时构成。因此,按月统计每个研发人员在每月从事不同研发项目的工时就成了一项非常基础却又不得不做的工作。
工时统计仅仅只完成了第一步。各项要求不同研发项目共同分摊的费用还要逐笔按照该项目的实际工时占比进行分摊,才能最终计算出每个项目在各月发生的不同类型研发费用。
相信你仅仅看完上面的分析就已经头晕脑胀,更甭提具体操作了。有没有方便快捷的方法轻松实现上述结果呢?
以上就是本文全部内容,认真的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