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方相加,贷方相减原来两个数字20000和837都在借方。
结合分录明确一下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注意:交易费用)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可借可贷)
扩展资料: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摊余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摊余成本
借方相加,贷方相减原来两个数字20000和837都在借方,所以此时摊余成本20000+837 后面有一个数字出现在贷方,所以摊余成本就是20000+837-150 如果后面还有利息调整出现在贷方,比如120,摊余成本就是20000+837-150-130 你只要记住借方加,贷方减就可以了。其实按照财务管理计算净现金流的方法面值和利息调整可以再去拆分,到期时利息调整一定全部没有,只剩面值。该债券面值20000,初始账面价值20837,所以20837在以后会计期间如果不出意外只会越来越少,不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