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不赞成事后在安慰孩子的同时,对父亲的行为有所指责,那样只能从心理上加深孩子对父亲粗暴行为和母亲没有及时制止这一行为的怨恨。在孩子面前,父母必须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让孩子内心明确可接受与不可接受行为的界限。当孩子受罚后我建议:一方面,同情孩子的感受,可以安慰孩子说:“一定会很痛,看来爸爸是气坏了!”孩子得到了认同,就会想到自己行为的不当,而不是再去加增对痛苦的回忆。另一方面,私下里跟孩子的父亲做一下沟通,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孩子不是用来打的。打孩子尽管有很不好的名声,但是有些父母依然会这么做。打孩子通常发生在教育孩子时,传统武器,诸如威胁、讲道理都失败了之后,在最后诉诸的手段。能常,它都不是有计划实施的,而是父母的忍耐达到了极限之后,它会释放父母心中郁积的紧张,到少让孩子听话一段时间。打孩子应该像交通事故一样不可接受。打孩子也不应该成为训诫孩子的指定方法,即使偶尔地打孩子总是无法避免。在教导孩子的过程中,从不打孩子几乎不可能。但是我们不能为此做好计划。我们就应该把体罚作为对孩子挑衅、或者我们自己的愤怒情绪的回应。因为它阐释的教训告诉我们不能,它会教导孩子用不好的方法应挫折。它生动地告诉孩子:“当你生气或者感到受挫时,不要寻找解决办法,打。这就是你父母所做的。”我们没有向孩子展示出我们的聪明才智,没有为愤怒的情绪找一个更文明的发泄渠道,我们给孩子的不仅仅是野蛮的感觉,同时给了他打人的许可证。体罚的最大副作用就是它可能会阻碍孩子道德良心的发展。打孩子可以非常轻易地消除孩子的内疚,孩子已经为不端行为付出了代价,于是他会很随意地再犯。孩子会发展出一种可以称之为‘记账’的方法来干坏事:他们会允许自己做错事,记在账上,然后用每周一次或者每月一次的挨打来分期付账。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会激怒父母,招来一顿打,有时候,他们只是要求惩罚,或者自己惩罚自己。因此,当孩子有了表达内疚和愤怒的更好办法时,当父母学会更好的方法制定和执行限制时,这种体罚的需要就会减少。通过对孩子的各种情绪表达同情和理解,我们就帮助了孩子在情感上变得聪明。在对他们不可接受行为制定限制、执行限制旱,我们表示了尊重,这样就为孩子尊重社会中的规则作好了准备。祝好!
你的想法是很多的,教育夫妻要同时进行,要保持一致意见,才会让孩子知道自己真的错了,才会纠正自己的做法。但是在孩子挨打之后,你要和孩子谈谈,要从正面进行,不可以否认孩子爸爸的观点,不然后前功尽弃的,你要让还明白挨打的原因,并且希望孩子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好好的学习,这样爸爸就不会再生气了。其实爸爸是想看到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才会给爸爸骄傲的资本,才会让他高兴,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养不教,父之过。这是爸爸的原则呀!
应该和孩子说明父亲的做法不妥,但是父亲是为了孩子好,恨铁不成钢,知识方法粗暴,有时候孩子做得也有点让父亲生气所以要理解父亲,他本身就是及脾气。这样去安抚一下就好了。
事后和孩子分析孩子为什么会被打,怎么样来纠正孩子犯的错,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就是痛爱自己的孩子,才会打孩子。
看来 你这个母亲还不够成熟! 哎!打人那肯定是不对的...教育方式还要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