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仁 游离于各个城市之间,深感各地变迁,忘却的是记忆,铭记在心的是经历。关于“生活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人谁更幸福?”,这个问题我已思考了近五年多。 话谈居住生活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人谁更幸福?不得不谈的就是房价了!至于北京的房价,在 06年前,房价全国是首屈一指,国内领先,后来被上海赶超了,更可气的是后来又被深圳后来居上,不知不觉已到2007年年末。这样的房市让北京“牛气的开发商”很不自在,“我是老大我怕谁?”但北京的市场不买开发商们的帐,折腾了好半天,也还是个“后儿”。但“后儿”也很争气,现在全国房价降声一片,曾经是“出头鸟”的深圳,被打了下来,有的房价下跌了50%,焦头烂额地被“拐点论”、“巨变论”、“退房潮”、“断供潮”等形形色色的舆论包围着,而“后儿”还是硬挺着,我是首都的开发商,涨的时候晚了一步,降的时候我可要补回来,面子和钱我都要挣,这就给北京的购房者奠定了幸福指数的基石! 我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关系,近几年不得不频繁来往于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沈阳、哈尔滨、重庆、济南、长沙、青岛、大连、昆明等城市之间,由于职业的关系,每到一处,最关心的当然是当地房地产市场的情况以及由此带给当地购房者的一些影响,继而与自身不自觉地进行比较起来,于是便有了以上的命题……而答案也是要综合去看的!但我这些感受是真实的,旁观者会更清,相比居住在各个城市的当地人来说,他们已经麻木了自己的生活环境而不自知了,那就针对我最关心的房价及交通状况等一些情况来做一番比较,或许能够体味到他们的幸福与否吧! 我个人觉得,居住生活在北京不是很幸福!我这个人呢,毫不诲言,北京是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城市,不是一个人的生活居住城市!生活在北京城里的北京人是我最同情的一个群体,我这样说还真不怕北京人不爱听,这是大实话!虽然北京是中国的心脏,但这颗心脏似乎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到处装有“支架”,而交通,那急躁而缓慢的车流,恰似那在支架上血管里的血液,毫无活力地缓缓地流淌着!“人最宝贵的财产就是时间”,而在这个拥挤的城市,被无奈地透支着!人们戏谑说“北京每天只堵一次车,从早晨堵到晚上”。巨大的交通压力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使得北京城里白天不见白云,夜间难觅星星。在郊区远望北京,雾蒙蒙一片,试问北京人,收入再高,车换得再好,跑不起来,幸福吗?当然,奥运会的召开,洗刷和清洁了北京的“水、陆、空”,但能持续多久呢,不能看到的未来,过早的谈论幸福也是倍感吃力和奢侈…… 相比之下,居住生活在上海人比较幸福! 2010年世博会要召开了,上海人更自信了,在上海人心中,除了香港人和自己上海人,恐怕其他人类都是“乡下人”、“乡巴佬”了。这也难怪,上海人的这种自信是有理由的,除了不是“首都”外,哪一点比北京差?收入比北京高,当然房价也比北京高,交通比北京好,当然环境也略胜一筹。上海市区面积比北京要大,然而堵车现象并不多见……如果买好机票要去机场,基本可以踩着点去,而在北京是不可思议的!但在上海,我做为外地人去看,不幸福点恰恰不是这些硬件,而是上海人自身,相比北京,上海恐怕失分在上海人的性格上。在我的朋友中,确有拒不迁居上海者,不是因为高房价,而是因为上海人太“精明”、太“谨慎”了,如果说北京的交通“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么上海则是“上海人”给人以“排外性”,让耿直豪爽的北方人很不适应。听说过这样一个典故:上海人能够带着全套吃蟹工具,坐着火车,一只螃蟹从上海吃到北京。这事或许是夸张了些,但其耐性确实是北方人的楷模…… 再说居住生活在深圳人吗,好像曾经幸福过,现在生活又很痛苦!不是因为深圳不“洋气”,而是深圳就像一个“血气方刚的未成年男儿”,制造和经历着过多的漂离,“所谓创新的东东”不断涌现,但有着很大的盲目性,比起北京和上海来,显得太年轻了!充满刺激与活力的深圳,在拥有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政策映照下,硬件的配套确实助涨了其腾飞的动力,但成长过程的不成熟性表露无疑。举例来说,前几年投资企业家们曾经为自己事业在深圳得到市场地牵引而走出低谷,柳暗花明;但今朝,通胀的压力和市场危机也领先与全国,破产和倒闭随处可见,就业压力日趋严峻,各个大企业纷纷转战内地投资建厂,深圳成为了一个市场和研发的基地,在这个“折折腾腾”的市场环境转型中,压力和紧张早已弥漫和覆盖了一个城市真正生活的乐趣,生活在这样的城市,你会觉得幸福吗? 说到此处,我想应该这样给本文作结:北京人是活给别人看的,上海人是活给自己看的,深圳人是既活给自己,又活给别人看,经得起折腾,努力去做最好的自己。你说,生活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的三地人,他们谁会更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