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是哪诸子百家?

2025-02-23 01:22:2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之六名家 先秦至汉初各思想学术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总称。诸子指各派表人物,如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等。百家泛指各学派,《荀子·解蔽》:“诸候异政,百家异说。”《荀子·解下》:“百家之学或称而道之”。西汉刘歆概括总结为:“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汉书·艺文志》根据刘歆的《七略》,把儒家经典列入《六艺略》中,另外在《诸子略》中把先秦至汉初各学派分为儒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十家,又著录其他各家著作。 名家战国时以辩论名实问题为核心的一个著名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一称“辩者”,又称“刑(形)名家”。汉时称“名家”,强调名实相符,“控名指实,参伍不失”(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旨》),对概念有独特的研究,善长于辩论,其弊流于“苛察缴绕”。名家着重围绕着“名”(概念)和“实”(事实)的关系问题,展开论辩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汉书·艺文志》注录的名家著名代表人物的著作主要有:《邓析子》、《尹文子》、《惠子》、《公孙龙子》等。现除《公孙龙子》之外,皆早佚。今存《邓析子》、《尹文子》经考证系后人伪托。名家主要代表人物有惠施和公孙龙。惠施属于“合同异”派,主张“合同异”,认为一切差别,对立都是相对的,导致其利用概念的相对性强调并夸大了事物的同一性。他提出“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我知天地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指出空间是相对的;还提出“日方中方睨”,“今日至越而昔来”,以此说明时间的相对性;以“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大一”“小一”论证“万物毕同毕异”,得出“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结论。公孙龙则属于“离坚白派”,即主张“离坚百”,公孙龙子着重于分析感觉经验和概念,区别个别和一般,具体和抽象。他利用概念和内涵的相异性区分特殊与一般,并把这一区分绝对化而夸大了事物的特殊性,走上与“合同异”派相反的另一个极端,导致过分强调事物的差别性。如他的著名命题有所谓的“白马非马”论。他还认为没有白色的坚石,只有“白石”与“坚石”,坚与白均离于石,不可并存于石。同时还有“狗非犬”、“鸡三足”、“景不徙”等命题。对于名家,庄子评价其为“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庄子·天下》)。除惠子、公孙龙子之外,名家的代表人物还有尹文、田巴、兒说、桓团等人。名家理论为后期墨家所批判、纠正,秦以后则无续。《庄子》、《墨子》等书中,保存了先秦名家的部分思想。虽然名家各派的思想均有所偏,但是他们对先秦的名实论和古代逻辑学的发展是有过超过其他学派的重要贡献的。

回答2: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引述了司马谈(司马迁之父)对学术流派的见解,司马谈把先秦以来的学派总归纳为六家,即:阴阳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
东汉班固在《汉书》中则把先秦以来的学派归纳为十家,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吕思勉认为“术数”、“方技”、“兵书”三略,亦可称为先秦诸子,可算为十二家。

“百家”只是虚词,指“多”,其实没有真的一百家那么多

回答3:

诸子百家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为历代儒客推崇,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儒家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其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