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美军
美军二战中两线作战,总计歼灭轴心国军队(日本、德国)超过五百万,自身损失40万,全部为军人,无平民伤亡。美军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精髓,把伤亡率控制到最小限度,美军对日军的伤亡比例为1:20,对德军为1:7,而且美军支援了全世界的反法西斯型乱战争,借助二战使自己不但在军事上,而且在综合国力上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并延续至今,二战的美军不但以最小的伤亡打赢了战争,而且打出了一个超级强国。当然,美军的强大不仅仅在于打赢了战争,而且在作战素质、装备、各兵种协同作战能力、军官的战术指挥能力、后勤保证等等方面全面超过敌人和其他盟军,美军是二战当之无愧的第一强大军队。
第二,英军
很多人会笑,说英军居然也上榜,而且排第二?我说,你且慢来,听我仔细说。战争尤其是现代战争,绝不仅仅是陆军的较量,而是海、陆、空协同作战的一门科学。战争不但是要消灭敌人,而且要保存自己。英军在整个二战中,在西方国家中坚持时间最长,独立面对德国的时间最长,面临的威胁最大,英吉利海峡不过几十英里,可以说,英国长期面对几十英里外的百万德军,从直线距离来说,比德军迫进莫斯科还是要近,在美苏参战前,英已经单独和德打了一年多,并取卜禅档得了不列颠空战的胜利,不但保卫了自己,而且大量消耗了德军的空军力量,而皇家海军则牢固地封锁住了全部出海口。敦克尔克是一场败仗,但英军能全身而退则是战术的胜利,二战中英军多次上演了类似的成功撤退,最大限度保存了自己,整个二战英国死亡38万人,几乎全是军人,平民伤亡极少。战后英国虽因种种原因而衰落,但始终保持了一个强国的姿态。
第三、德军
德军最大的贡献,在于开创了一种新的战争模式,其指导思想为用一次战役达到整个战略目的。德军有全世界最优秀的士兵和参谋机关,军官的战术素养能力一流,纪律严明,德军在战争初期的胜利除了先进的战术指导思想、优秀的士兵及军官、杰出的机动突击能力外,不能否认,德军在二战初期为了达到其战略目的,不惜背信弃义,对多个中立国进行闪击,比如其突破西线的“施利芬计划”,完全是以破坏比利时、荷兰等国的中立为前提。德军虽然战斗力强,但德军的后勤保障能力较弱,德军在进功苏联时,后勤保障居然靠的是60万匹马,这极大地限制了德军的战斗力,德军被包围后往往因后勤补给不力陷于绝境(这一点和苏军非常相似),与此相反,美、英军即便被包围,也能倚靠强大的后勤补给能力坚持乃至突围。而且德军最大的问题在于海、陆、空发展不平衡,陆军畸形强大,海、空军则与对手差距明显。在不列颠空战中,德军飞机在法国的基地距离英的直线距离不过几十里,而英国空军离德本土上千里,但英国空军依旧能够对德国本土进行远程空袭,到了四二年,皇家空军能一次出动上千架飞机对德国进行空袭,此时的德军飞机几乎已经不能对英国进行任何袭击。可以说,德军是一支畸形发展的军队,在战争中,德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五百万军人死亡,三百万平民死亡,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死亡,整个战争德国始终保持着高伤亡率,说明德军在后勤保障上能力非常有限。
第四,苏军
苏军在战争一开始其实是一支装备极差、训练无序、指挥无能的军队,人数虽多,但战术素养极差,其战略指导思想又不符实际,军官素质不高,在参战前与芬兰的局部站争就付出了惨烈的代价,在德军进攻初期,苏军联系崩溃,头六个星期就被消灭三百万人,被俘两百万人,飞机被消灭近两万架,坦克被击毁上万辆,若不是德军在进攻方向上发生争执而延误进攻时间,至少莫斯科是保不住的。整个战争期间,苏军保持了罕见的高伤亡率,死亡军人达1000万(一说还要更高),平民死亡1700万。苏军最后的胜利,是多种因素促成的,比如德国独自与美、英、苏三大国对抗,必然出现经济、军事上的力量分散;苏联幅员广阔,周旋余地大;美、英对苏联的大量援助;气候因素;人力资源因素;物产因素等等,还有,苏联和日本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以承认满洲国为条件之一),得以把大量苏军西调,所有这些因素,促成了苏联的胜利,但苏军的胜利是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获得的,苏军一个战役的死亡人数就超过美、英早整个二战的死亡人数,根据统计,二战中美英死一个人,日本就死7个,德国死亡20人,苏联死85人。所以,苏联的胜利伴随着极高的伤亡,而且苏军的胜利并未使苏联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反而是这种畸形的胜利使苏联走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最终埋葬了自己,所以说,对苏军的袭返战斗力不宜高估。
第五:日军
事实上,在美国参战前,日军面对的全部是近代化国家,日军自己就不是一支完全现代化的军队,他面对的对手更弱,中国是一个刚刚统一(名义上)不久的近代国家,陆军空有人数,海空军近乎无,军阀割锯,人民愚昧,工业近乎无,这样的对手,并不是检验一支军队的真正标尺。日军在二战中,面对的大量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其有限的胜利,靠的是偷袭这样的手段,在美国参战后,日军迅速失败,面对美军的进攻,日军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就算在日军最强盛的时代,在诺门坎和苏军一遭遇就崩溃,相比苏军面对德军的狼狈不堪,说明日军是多么的虚弱,当然,日本的海军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实力的,但其实力非常有限,有限到一场局部海战的失利就一蹶不振,而且日军的后勤保障能力也极差,在战争中经常使自己的军人处于饥饿状态,相比美英两国的后勤补给工作,日军还不是一支现代的军队。
第六:法军
法军在二战的表现极差,短短六周就迅速败亡,一方面法国国内厌战情绪高涨,一方面对德国闪击比利时、荷兰估计不足,加上法国国土小,周旋余地不大,加之军事指导思想落后,装备不足,失败也就难免,但法军在敦克尔克为掩护英军撤退还是打得比较英勇,撤退到英国的自由法国空军也打得不错,二战法国虽然亡国,但人员伤亡不大,工业基础未遭严重破坏,社会精英未遭迫害,这些都为法国以后的复兴创造了条件。
第七:意大利
意军的表现只能用糟糕来形容,但在局部战场上,意军还是有一定表现的,比如在北非的阿拉曼战役中,在东线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意军表现都比较英勇,尤其在东线,意军第八军团与苏军英勇作战,伤亡达十万人,并非如某些人说的一触即溃。
二战时期各国综合国力
1、美国(这个毫无疑问了,美国在1895年就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实力逐渐下降,美国趁机拉开了和欧洲各列强的实力,并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通过34年的罗斯福新政可以看出美国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全球经济危机。而且当时的美国在经过了马汉的海权论洗礼已经培养出了海权文化,虽然海军实力没有英国强,但是潜力无限,而战争后的“埃塞克斯级奇迹”证明了其工业实力的强大。)
2、苏联(1936年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欧洲第一大工业国,而且在东线战场大战开始的41年时仍然以非常快的速度发展,而且在卫国战争爆发后尽量将大量工厂撤离到后方,保留了足够的工业实力,而且拥有足够的人口作为工业储备力量,五年计划功不可没。而且苏联一直号召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导致东线一直有由共产党员组成的游击队打击德军及其仆从国。)
3、大英帝国(对,没错,就是大英帝国,别忘了二战大英帝国还在呢,但是相比美苏而言大而不强,注意,是相比美苏而言。1895年工业实力被美国超越,1936年被苏联超越。但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三大工业国的位置直到60年代后期逐渐被日本追平并超越简正。有大量殖民地,多达4亿6千万人口(1939年),而且拥有着战前最强海军(1943年被美国超越)。)
4、纳粹德国(如果二战没有爆发的话这个位置本来应该是法国的,但历史没有如果,那么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纳粹德国排第四,首先这是综合国力的排名,而且还有一点,纳粹德国的闪电战虽然在法国、波兰等国十分奏效,但在苏联这样国土庞大战略纵深大的国家并不占多大优势,而且苏联人口主要集中地就是在欧洲这个部分,所以德国人打起来必然吃力。更何况德国的工业实力相比苏联那是惨不忍睹,德国的工业规模只有苏联的三分之一不到。而且德国在人口上相比上面这三个国家也处于劣势,加上了仆从国才9200万人,本土更是只有6700万人。相比苏联在1940年时的1.94亿和美国的1.37亿少了一大截,更别说相比大英帝国了。)
5、日本帝国(召核日本的工业实力在列强里只能算是中规中矩,靠欺负中国、东南亚地区这样咐掘的国家来为本国提供资源,而且日军在太平洋和后期关东军对战苏军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日本无论是战略眼光和战术眼光相比美苏差了一大截。甚至在1939年面对当时战术落后的苏军时也并没有占到便宜。)
6、法国(后期,前期实在太惨了......但是一场敦刻尔克大撤退保留了力量,而且迅速投降的法国在二战拦简悔并没有收到太大的损失,其工业实力和人文都未受到大的损失,虽然为后期戴高乐的反击接应诺曼底登陆提供了力量,但是其二战里近乎打酱油的角色还是令人诟病。)
7、8我一直很纠结,因为按道理来说中华民国的实力要比意大利王国强的,但是国军四分五裂的派系、加上老蒋分不清局势的“攘外必先安内”,使得国民党许多高级将领因为一些不必要的决策失误而牺牲,这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张自忠将军。所以第七的位置,我给意大利。对不起老蒋,越是了解二战,越是愈发对你这个人厌恶......
英国和法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大国,虽然在第一次世界打战后,实力被美国德谨型锋国先后超过,但作为传统强国,仍具有强大的力量,日本经过明治维新经济开始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战胜国,又得到大量好处,成为东方强国,苏联在一战末期建立社会主义后,经济军事实力飞速发展,,所以二战前的综合实力强国应该是:美祥晌国、德国、苏联、英国、租笑法国、日本。意大利实力较弱,不能列入强国行列。
老美最牛,德国次之,英法联合第三,日本再次之,意大利老五,中国位列前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