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某种感情,而特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或句子。这种修辞方法叫做反复。 反复有连续反复和间接反复两种。 1.连续反复。即连续重复相同的语句,中间没有其他与句间断。例如: 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十里长街送总理》) 句中的两个“望着”“望着”反复使用,写出了少年儿童等待灵车时的心情,显示对周总理的无限敬爱。 2.间接反复。即重复的语句不相连,而是由另外的词句隔开。例如: 女老师斜着身子,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念着: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教。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里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到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小英雄雨来》)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中不同地方出现了三次,说明小英雄雨来是在爱国思想的教育下逐步成长起来的。反复的手法起到了渲染气氛、深化主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