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池应该用完耗光之后再充电”很多人如是说,“千万不能过度充电,电池会爆炸”还有人煞有介事地说,要知道,手机电池可是手机的软肋,不仅寿数短,还往往很难买到原装的电池来更换。于是,人们谨遵这一条条金科玉律:随身带着充电器,耐心等待其电量的耗尽,一旦显示充电完毕就断电源......然而,如此小心翼翼的呵护,电池却不领情,让人们一头雾水,什么的充电方式是正确的,既安全又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呢?
要回答上述问题,首先得弄清电池的分类和“记忆效应”这一概念,那么,何为“记忆效应”?记忆效应是指电池被使用时,电池内容物产生结晶的一种效应,这会导致电池暂时性容量减小,缩短使用时间。引发的原因就是电池重复部分充电和不完全放电。该效应一般发生在镍镉电池上,镍氢电池较少,锂电池则无此现象。
早期的手机多用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由于“记忆效应”的存在,大家都是电量耗尽再充,电量充满才用。这是没问题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手机,甚至笔记本电脑上配备的电池,基本是锂离子电池,显然,延续下来的“一定要耗完电再充”的言论已不再是适用。锂电池是没有“记忆效应”的,这就减少了很多麻烦,即使没充满,拔了一会再充也不会造成什么破坏,所以建议不要过于在意手机电量指示数字,能够充电的时候就放心大胆地充电。
需要注意的是,锂电池怕过放电,把手机用到电量耗尽至自动关机时,有可能出现无法开机,甚至充电的情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过度放电导致电池内部电压过低。有数据表明,在放电电压低于2.7V的情况下,电池很可能报废。虽然,在设计锂电池时装有保护电路:当电池的电压小于2.4V或大于4.2V或是被大电流放电或短路时断开电路以保护电池,但保险起见,既然不能保证关键时刻保护电路不失效,就尽量避免用到没电时再充。总之,对锂电池充电本着“少吃多餐”的原则就好,不要担心你频繁的浅度充放电会影响电池,反而这样有利于延长其寿命。
至于“过度充电会导致电池爆炸”的说法就也不科学,保护装置完全可以应对过度充放电、短路、温度过高等问题,及时停止电池内部电化学反应,除非本身质量有问题,不然没有爆炸的危险,但充满电最好拔掉电源,电池一直保持满电状态会有损于电池容量。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editor@kedo.gov.cn。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张连敏
额这个应该不会吧!现在不都是一边充电一边玩的呀!
移动电源什么的多的是!
这个不能过度吧!好歹PC那么大!笔记本也不小!平板也没人玩那么久!
注意点:
1:长时间边充电边打电话或者玩游戏。充电时候玩手机的时间稍微长点,手机便会很烫,这是很正常的,但是不能过了这个度,实在很烫的时候休息下,冲下电后续继续玩。
2:充电器长期不拔。不充电的时候最好就把充电器拔下来(这种情况对电池的一个使用寿命或者电池的性能会有所影响,我们都明白啥叫透支)。
3:将手机放在暴晒或者密封的环境中充电。这样会导致电池热量无法及时散发,温度过高(这个就高危了)。
4:使用不合格的配件和电池。最最重要的一点,大家应该使用官方的配件或者官方认证的第三方配件或电池(盗版没质量保障啊,这是主要的)。
祝大家:玩游戏玩的开心。记得点赞-有点用的话!
1. 一边充电一边使用手机,会使通过锂电池的电路密度(current density)相比于非充电状态下使用的手机电池会大大升高。电路密度的升高会导致锂电池内部电压降增大,电化学能更多地转变为库伦热,热能的产生进一步使锂电池内阻增大,进而继续增大锂电池内阻和产生的库伦热,。。。,形成恶性循环。最终,过电压增大,手机背部设置的安全电压传感器所检测到的锂电池的充放电电压已不是真是充放电电压,结果真是电压会超出规定的安全电压电势窗(potential window)或截止电压(cut-off),导致锂电池电极材料化学结构及成分遭到破坏,材料结构坍塌,性能下降,如果严重的话,会导致电池鼓包甚至爆炸。
2. 继上述内容里的“升温”部分:一边充电一边使用手机,会导致温度升高,锂电池电极的电化学环境被迫改变。正常状态下,锂电池的电化学环境处于亚稳态(metastable state),在亚稳态下负极材料表面(anode surface)上长期电极钝化所形成的稳定的固体电解质膜(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SEI膜)会在突发的非稳态下分解、溶解到电解液(electrolyte)里。但SEI成分复杂,其实难真正意义地被电解液物理溶解。尽管,SEI膜是锂离子的良导体,但其锂离子导电机理并非等同于固态锂离子电解液,性能方面,两者更是不能相提并论(详见JES上相关论文)。所以,其结果是电解液被污染,锂离子导电性(ionic conductivity)下降,电池内部极化(polarization)增大,电池材料利用率(utilization efficiency)下降,电池循环性能(cycling performance)和倍率性能(rate capability)都降低。
3. 继上述第二条中SEI膜分解:分解后的SEI膜使电极材料表面暴露于电解液环境。SEI膜可不是善类,不会很老实滴!所以,在后面的充放电过程中,SEI膜会在电极材料表面重新形成,越来越厚。这个新形成的SEI膜并非是原来分解掉的SEI的二次沉积,而是由电解液成分的电化学分解、沉淀所重新形成的。这个过程是严重损害电解液的,因此会使电解液性能下降,电池性能降低。
4. 继上述三条:过电势太大还继续充放电。本来锂电池的cut-off会保护电池,保养电池,但由于SEI的破坏与重塑所引起的过大的电池过电势的存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充放电深度(depth)增大,电极材料结构稳定性、形貌全部遭到破坏,微观结构坍塌,内阻(离子电阻和电子电阻)增大,因此,锂电池性能下降,电量不如以前。
1. 一边充电一边使用手机,会使通过锂电池的电路密度(current density)相比于非充电状态下使用的手机电池会大大升高。电路密度的升高会导致锂电池内部电压降增大,电化学能更多地转变为库伦热,热能的产生进一步使锂电池内阻增大,进而继续增大锂电池内阻和产生的库伦热,。。。,形成恶性循环。最终,过电压增大,手机背部设置的安全电压传感器所检测到的锂电池的充放电电压已不是真是充放电电压,结果真是电压会超出规定的安全电压电势窗(potential window)或截止电压(cut-off),导致锂电池电极材料化学结构及成分遭到破坏,材料结构坍塌,性能下降,如果严重的话,会导致电池鼓包甚至爆炸。
2. 继上述内容里的“升温”部分:一边充电一边使用手机,会导致温度升高,锂电池电极的电化学环境被迫改变。正常状态下,锂电池的电化学环境处于亚稳态(metastable state),在亚稳态下负极材料表面(anode surface)上长期电极钝化所形成的稳定的固体电解质膜(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SEI膜)会在突发的非稳态下分解、溶解到电解液(electrolyte)里。但SEI成分复杂,其实难真正意义地被电解液物理溶解。尽管,SEI膜是锂离子的良导体,但其锂离子导电机理并非等同于固态锂离子电解液,性能方面,两者更是不能相提并论(详见JES上相关论文)。所以,其结果是电解液被污染,锂离子导电性(ionic conductivity)下降,电池内部极化(polarization)增大,电池材料利用率(utilization efficiency)下降,电池循环性能(cycling performance)和倍率性能(rate capability)都降低。
3. 继上述第二条中SEI膜分解:分解后的SEI膜使电极材料表面暴露于电解液环境。SEI膜可不是善类,不会很老实滴!所以,在后面的充放电过程中,SEI膜会在电极材料表面重新形成,越来越厚。这个新形成的SEI膜并非是原来分解掉的SEI的二次沉积,而是由电解液成分的电化学分解、沉淀所重新形成的。这个过程是严重损害电解液的,因此会使电解液性能下降,电池性能降低。
4. 继上述三条:过电势太大还继续充放电。本来锂电池的cut-off会保护电池,保养电池,但由于SEI的破坏与重塑所引起的过大的电池过电势的存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充放电深度(depth)增大,电极材料结构稳定性、形貌全部遭到破坏,微观结构坍塌,内阻(离子电阻和电子电阻)增大,因此,锂电池性能下降,电量不如以前。
最好不要,应该会爆炸,充电时手机会漏掉电,本人有过例子,在充电时,接电话就被电刺激到过,有好几次了我才发现的,所以充电时最好不要玩手机,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