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定性研究(1)碳酸钙高温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是:Ca(OH)2+Na2CO3═CaCO3↓+2NaOH;
(2)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是过滤,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3)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滴飞溅;
【猜想与假设】由于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钠,如果碳酸钠过量,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如果氢氧化钙过量,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活动与探究】检验碳酸根离子存在方法:可以加入酸看是否有气体产生,也可以加入钙离子溶液,使其产生沉淀,所以加入氢氧化钙即可;
【解释与结论】少量的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了,所以就不能与碳酸钠反应,所以看不到有气体产生;
【设计实验】设生成0.44g二氧化碳需要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为X则: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0.44g
根据:=解得X=1.06g,C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94.7%;
【实验反思】碳酸钡沉淀中有水分,没有干燥质量偏大,计算出来的碳酸钠质量偏大,氢氧化钠的质量就偏小了.
故答案为:Ⅰ.定性研究(1)Ca(OH)2+Na2CO3═CaCO3↓+2NaOH;(2)过滤;漏斗;(3)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滴飞溅;【猜想与假设】Ca(OH)2、NaOH;【活动与探究】氢氧化钙溶液;
【解释与结论】少量的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了,所以就不能与碳酸钠反应,所以看不到有气体产生;【设计实验】94.7%;【实验反思】碳酸钡沉淀中有水分,没有干燥质量偏大,计算出来的碳酸钠质量偏大,氢氧化钠的质量就偏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