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上半叶的俄国,仍是一个封建专制统治下的农奴制国家。反动、落后的农奴制制度,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极大的束缚。废除农奴制,进而推翻封建的专制统治,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无论是二三十年代的自由化的贵族知识分子,或是四五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者,都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农奴制社会,这就构成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独特主题。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文艺批评家的理论,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30至40年代,果戈理的创作犀利、泼辣,揭露性很强。50至60年代,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以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作家。这时期的俄罗斯文学,平民和农民的形象更得到了重视;同时,还开始从塑造“多余人”的形象,转而努力寻找和表现“新人”的形象,这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人物画廊中是独树一帜的。
指的是: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绝对准确,因为我问过老师~
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