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时,由于知识面的限制,一般都把电源当成没有内阻的理想电源,所以才有“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的特点。
在高中,考虑了电源的内阻,有“电源的电动势不变”的特点,路端电压就是电源两端的电压。
当外电路是接通的情况下,路端电压(也称为“外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电动势减去内电压,即 U端=E-I * r (r是电源的内电阻)。
显然,外电路的电阻R可以变化的,那么路端电压也会变化。只有当外电路断路时,路端电压数值才等于电动势。
初中认为电源提供给外电路的电压恒定不变,高中则认为电源本身的电动势不变,路端电压会变。
即:E=U内+U外=Ir+IR
E一定,当R增大时,I减小,U内减小,所以,U外增大。
不明追问。
电压电压不变,但是电源有内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