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将钣金工序检验员取消,移交给生产车间工艺员与班组长来进行工序质量控制(自检,互检)
2. 设立转工序检验员,如在焊接车间设立转工序检验员对经过下料,折弯,冲压的钣金自制件进行抽检(专检),发现不合格超标,退钣金车间处理。
3. 对钣金件连续三次出现同一不良的班组及工序进行考核,对转工序检验一次合格通过
率较高的班组给予奖励。
4. 定期对转工序检出的不良进行分类统计,由质量工程师牵头邀请技术与生产工程师对
占不良比例较大的不合格现象(如压痕,折弯鼓包,折反,划伤)进行深度分析,
从人员,图纸,工艺,工模等方面寻找产生不良的源头,制定有针对性改进措施,
尤其倾向于在刀具与模具设计,产品防错设计方面制定可行的控制方案。
5. 对钣金工序中经常发现的不良形成照片式质量警示传递至检验员与生产车间并组织学习,然后将其与工艺规程一起挂在现场。
6. 针对成品检验合格品,必须在包装箱上加贴合格标签,出货时OQC与营销,仓库三方
确认无误后才可发货。
8.焊接不良原因很多,有焊接图纸问题,焊工技能不行,焊接质量要控制好没有焊接顺序计划,工作试件评定,焊前焊中焊后检验,焊工的持续技能培训,焊缝质量满足客户要求只能是奢望。
9. OQC应经常与客户验货员一起交流,形成双方一致检验口径,毕竟产品质量标准纸上的与实际拿捏是有落差的,钣金件的公差执行是不能死套机加工件的公差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