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军队的军事运输总的来说大规模系统发展开始于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和1940年,曾两次从晋察冀军区的冀中军区向冀西运粮1900多万斤,共动员民工62万人次,马车4000多辆,开辟了四条过封锁线的运输线,每条线都是一夜行程通过平汉铁路,塔山阻击战中国人民军队坚决打援,阻止了敌人东援锦州,为攻城中国人民军队打下锦州创造了条件,同时塔山参战部队保障了攻占锦州后集中兵力围歼西进的廖耀湘兵团,在塔山阻击战激烈的时候,林说,“给程子华发报,我不要他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同时补充一句:“我已给你准备了10个补充团和3个干部队。”程子华说:“我不要补充团,我要弹药。”管铁路运输的是吕正操。朝鲜战争时,彭在1951年9月给聂荣臻的电报中“早晚秋风袭人,战士单着,近旬病员大增,洪水冲,敌机炸,桥断路崩,存物已空,粮食感困难,冬衣如何适时运到,实在逼人,马克思在天不灵,望兄良策救我。”聂荣臻回电彭:除吕正操已去东北参加运输会议,负责具体解决朝鲜的抢修、抢运等问题,有一两日即可将结果电告外,军委决定:一、充实铁道兵团,已补拨新兵九千,并临时配属五个新兵团;二、保证桥梁材料,现已将修建黄河铁桥30孔北运入朝,从苏联进口桥梁材料9月20日可到两千吨,10月初还可到一批,用于朝鲜铁路桥梁抢修;三、加强倒运力量;四、加强铁路及江桥防空力量,已令空军出动作战,并苏联有一高炮师到清川江桥附近。吕正操有敌人轰炸下铁路运输经验,能力适合,担任军事运输司令部司令员。由此可知在战争中军事运输包括弹药运输的重要性,军事运输人员是后方默默无名的英雄。军事运输要快速、准确、安全,这要进行统筹计划,保障战争的进行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