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60是轻机枪还是重机枪

2025-03-29 18:12:2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MK60在《荒野行动》中是被定义为重机枪,但现实中的MK60得到原型是M60式7.62mm通用机枪。所谓通用机枪(又称两用机枪),是既具有重机枪射程远、威力大的优势,又兼备轻机枪携带方便、使用灵活优点的一种机枪。

扩展资料:

M60式机枪具有质量小、结构紧凑、火力猛、精度好、用途广泛等特点。

1、枪身

该枪采用了导气式工作原理,枪机回转闭锁方式。它的导气装置很特别,采用了自动切断火药气体流入的办法来控制作用于活塞的火药气体能量。枪管下的导气筒内有一个凹形活塞,平时凹形活塞侧壁上的导气孔正对枪管上的导气孔。

当火药气体进入导气筒内以后,在凹形活塞的导气筒前部的气室中膨胀,在火药气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推动凹形活塞向后运动,活塞又推动与枪机框相连的活塞杆向后运动。活塞向后移动时,会关闭侧壁上的导气孔,自动切断火药气体的流入。

这种结构比较简单,不需机枪常有的气体调节器,但其也有缺点,缺点就是不能调节武器的射速。

2、瞄准装置

该枪准星为片状,固定式;表尺为立框式,可以迅速进行高低和方向调整。对机枪而言,由于枪管经常需要更换,所以归零校正最好是在准星上进行,而M60式机枪准星是固定式的,难于归零校正,这一问题在M60E3式上得到了一些改进。

回答2:

在《荒野行动》中,多种多样的枪械是玩家最为津津乐道的部分,从经典的98k毛瑟步枪,到最新型的ACR突击步枪,涵盖了多个时代的多种武器。但是说道真正的火力,还是要数刚刚加入游戏的武器——MK60。

开发背景

首先要说的是,虽然MK60在游戏里被定义为重机枪,但其本质是一支通用机枪,通用机枪,也叫轻重两用机枪,是一种多用途的机枪,可执行轻机枪及中型机枪的任务,普遍使用气冷式射击,发射7.62×51 NATO或7.62×54R中口径全威力弹药。通用机枪可以加装两脚架供单兵携带使用,也可利用三脚架,设置在载具上使用。历史上第一支通用机枪,普遍被认为是二战中由纳粹德国使用的MG34,而它的后续者,则是二战中性能最好的机枪,大名鼎鼎的MG42。


纳粹德军机枪小组

虽然MG42在二战中表现得风生水起,但在大洋彼岸的山姆大叔却是另一幅光景,美国作为二战中军工实力最强的国家,让他们的军队缺陷入了没有机枪用的尴尬境地。当时美军主要装备M1919A4型中型机枪,性能虽然略逊于MG42,但性能依旧非常优秀。可是由于军事理念的落后,美国陆军忽视了机枪的地位,M1919A4普遍作为连级武器使用,一般的步兵班根本无福享受M1919A4提供的火力,美国大兵们只能靠手里的加兰德步枪和勃朗宁自动步枪,在远离家乡的海岸上作战,而德国早已经将MG42发放到了几乎每一个步兵班中,每10个德国士兵中,就有一个3人机枪小组,他们合作操作一只MG42,是整个步兵小队的火力核心。


纳粹德军机枪小组


盟军使用的M1919,性能足够,但是分配不够合理

当然一支机枪无法拯救罪恶的第三帝国,再先进的战争理念也只是延缓了必将到来的失败,随着日本投降,二战终于结束了,美国在付出百万人伤亡的代价后,成为了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这时,美国人痛定思痛,开始了开发新一代武器的计划,而一支性能优秀的机枪,也在开发计划之中,而最终产物就是MK60的原型M60通用机枪。


T52原型枪,已经很像M60了

开发历程

在武器设计过程中,借鉴是一项非常常见的情况,即使是美国人,也不能免俗。而M60通用机枪,就是“美国发明”的代表。在拿来主义的光辉下,春田兵工厂的设计师们从他们的老对手,德国武器中,吸取了不少经验,早在二战中,春田就已经对缴获回来的MG42通用机枪进行了仔细研究,开发出了原型武器T44(T为美军武器试验代号),随后改进为T52,再加上FG42的导气和闭锁系统和MG42的弹链供弹系统,一支全新的武器被拼凑出来,T161于横空出世。在后续的一系列测试和改动后,成功打败了自己的前辈M1919和身出名门的FN MAG,于1957年正式列装,编号M60通用机枪。


M60各部件图解

技术细节

M60通用机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弹链式供弹、枪机回转式闭锁,口径为7.62×51 NATO北约标准弹,快速更换式枪管设计,是美军新一代班组火力支援武器。射速约为500~650发每分钟,有效射程1000米,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有效杀伤200米内移动点目标及600米静止目标,最大可以压制1500米的敌人,性能在当时相当优秀。


M60发射曳光弹

但M60也有设计上的缺憾,其中最严重的是枪管升温过快和更换枪管困难,在美军标准操作流程中,M60连续射击200发左右时,就要更换枪管。通常是由主射手抱住武器枪托,而副射手需要带上石棉手套,拉出整个枪管组件,接着装上新枪管。此外M60的两脚架、准星和活塞筒都是固定在枪管上,对于携带备用枪管的副射手是个很大的负担,更换新枪管后,主射手也需要重新校准准星,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更换枪管,注意副射手的石棉手套和别扭的姿势

除了枪管射击缺陷外,进弹困难也是个麻烦,射手必须托平弹链,才能保证正常射击,长弹链射击故障率高,短弹链又会影响火力密度。M60通用机枪16千克对于单兵携带太重,作为重机枪使用时,射速又过低。这些缺陷,也决定了日后M60被M240取代的命运。


用手托住弹链很帅,但这其实是个设计缺陷

一战成名

随着M60正式进入装备序列,它迫切需要一场战争证明自己,幸运的是(或者对人类来说,不幸的是),战争的阴雨密布在东南亚的雨林之中。随着北部湾事件发生,1965年3月8日,35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岘港登陆,越南战争全面爆发,M60也和同门兄弟M14一道,冲入了环境恶劣的雨林之中。在随后的战争中,M60成功证明了自己,以它强大的火力,给越共游击队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但是也因为自身较大的重量和后坐力,在军中得了“the pig”这个略有不雅的外号。不管如何,美国大兵依旧愿意在雨林中听到“the pig”的震耳欲聋枪声,至少,它能提供心里慰藉。


满面愁容的美国大兵和他的M60机枪

随着美国在越南越陷越深,美国国内反战情绪也在高涨,越战是一场没有荣耀和正义可言的战争。随着战争之初的豪情被消耗殆尽,民众对于停战的呼声越来预高。在一片反对声中,似乎只有M60还能表现出一丝力量,但是这些坚持毫无意义。越战结束了,美国又一次吃下了战争的苦果,M60也收起了他的獠牙。虽然它的首秀并不出色,但幸运的是,M60的第二春很快就来了,只是这一次,不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而是在万众瞩目的荧屏上。


看似准备妥当,但越战是个真正的战争泥潭

荧屏宠儿

如果是庞大的体积和侵略性的外观对于士兵来说是个累赘的话,对于电影,则是毋庸置疑的先天优势。越战照片中M60令人印象深刻,而镜头下的M60更是抢眼,唯一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剧本,才能配上如此出众的杀人机器呢?


第一滴血海报,M60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这个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第一滴血》的上映,让M60迅速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也只有M60这样强大的武器,才能配上约翰·兰博这样的动作英雄。《第一滴血》大获成功,M60的影视之路也水到渠成,《野战排》、《全金属外壳》、《终结者》、《阿甘正传》,无数和战争有关的电影都有M60的身影,即使M60面临退役的今天,它依旧在影视业,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我国电影大作《湄公河行动》中的M60

游戏之星

随着M60在电影中的走红,进军游戏业也顺理成章。虽然为了照顾美国人民的玻璃心,反应越战的游戏数量很少,但是这不影响M60继续大红大紫。数不尽的游戏包含着这把标志性的机枪,当然也少不了由网易开发的大人气百人特训手游《荒野行动》,在《荒野行动》中,M60被命名为MK60重机枪,60发弹容,使用7.62子弹,全自动射击,低后座高伤害,是拦截车辆,激情对枪的好手。美中不足的是不能加装配件,也只能通过空投获得,但这么强力的武器,这点缺点不算什么!拿上它在《荒野行动》百人特训中化身兰博,勇夺第一。


有了它,还愁拿不到第一?

结语

在服役了半个世纪后,M60也发展出了多种改进型,M60E1、E2一直到E6,虽然性能已经显得落后,但依旧是枪械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为各西方国家的机枪发展史奠定了基础。即使被M240和M249淘汰以及只是个时间问题,但这位老而弥坚的老兵依旧在续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

回答3:

搜索了一下,荒野里的MK60在现实中的原型便是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研制开发的M60式7.62mm通用机枪。

通用机枪翻译过来说,就是轻重都凑合,使用重脚架等附件,可以做重机枪使用,使用两脚架可以做轻机枪也就是班用机枪。但是实际上基本无法单人操作,由于设计原因,弹链如果不托起来就连不上。换枪管的时候,因为两脚架连在枪管上,需要一个人抱着枪身,一个人用微波炉手套抓枪管换下来。

回答4:

MK60是重机枪

回答5:

重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