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琴冠绝大观园,为什么不能入选金陵十二钗正册?

2025-04-29 15:13:4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薛宝琴非常优秀,探春、黛玉等都认可她的才学风采冠绝大观园。这样优秀的女孩子让人奇怪的是她没有入得“金陵十二钗”正册。有人对此抱不平,其实大可不必。“金陵十二钗”正册并不是谁优秀谁进入。薛宝琴条件不符合,当然不会入选。

1.《红楼梦》出场的所有优秀女子皆入“金陵十二钗”,作为曹雪芹专门为《红楼梦》创立的一个名称,“金陵十二钗”分为正册、副册、又副册…虽没有再续写,底下应该还有。“金陵十二钗”置身太虚幻境薄命司,影射的正是《红楼梦》第一回茫茫大士所谓随着神瑛侍者下凡历劫的众多冤孽。薛宝琴无疑也属于此列。 

(第四十九回)袭人笑道:“他们说薛大姑娘的妹妹更好,三姑娘看着怎么样?”探春道:“果然的话。据我看,连他姐姐并这些人总不及他。”

入选“金陵十二钗”是绰绰有余的。奈何,“金陵十二钗”的入选标准并非谁优秀谁入选。宝琴和其他十二人比较有先天弱势。 

2.历数“金陵十二钗”所有人,逃不过一个“金玉”“木石”的窠臼。所有人都与曹雪芹这个设定相关。 

林黛玉、薛宝钗、四春、史湘云、妙玉、王熙凤、巧姐儿、李纨、秦可卿这十二个人每个人都与金玉木石相关。这是其一。 

其二,这十二个人都与贾宝玉或者贾家有直接关系。四春、凤姐儿、巧姐儿、李纨不说了。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妙玉、秦可卿这五个人都与贾宝玉有一份或明或暗的情愫。是贾宝玉一生绕不过的羁绊。 

薛宝琴并不属于这二者中任何一种,才是不入《金陵十二钗》的关键。 

3.薛宝琴出场的意义主要有三个。 

第一,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后,曹雪芹需要另一个第三视角窥视贾家,前有冷子兴隔岸观花,再有刘姥姥身临其境,最后兴儿以偏概全都不够客观。

第二,薛宝琴一来,贾母喜欢的不得了,还要求聘给贾宝玉。

第三,薛宝琴的名字无巧不巧通贾元春的丫头“抱琴”,并非没有原因。贾母硬让王夫人收她做女儿,也有代替失去元春的心理慰藉。最有意思的“凫靥裘”,是野鸭子头上的毛织成。这背后的隐喻就有意思了。 


凫靥裘乍一看以为是孔雀毛织的。与雀金裘非常类似。可野鸭子显然配不上孔雀。“野鸭头”又谐音“野丫头”。史湘云调侃薛宝琴“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哪有桂花油”。曹雪芹做这样的隐喻,讥讽调侃的意味非常明确。 

回答2:

《红楼梦》原文第五回,宝玉进入太虚幻境,进了薄命司。见那边橱上封条上大书七字云:“金陵十二钗正册”。宝玉问道:“何为‘金陵十二钗正册’?”警幻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宝玉道:“常听人说,金陵极大,怎么只十二个女子?如今单我家里,上上下下,就有几百女孩子呢。”警幻冷笑道:“贵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由此可知入选要求之严格,薛宝琴的事迹不足以列入。

从宝玉与警幻仙子的对话中,能大致得出入选准则:第一是金陵城中为冠的女子,第二是紧要的女子。有这样两个标准要求,因此组成了金陵十二钗:黛玉、宝钗、元春、探春、湘云、妙玉、迎春、惜春、巧姐、王熙凤、李纨、秦可卿。

为冠的女子可以理解,即资质或才能排在第一位,看十二钗,每个人都有某一方面的专长,且这个专长是其他任何人都不及的。再来看薛宝琴,她似乎每一方面的能力都很均衡,但如果就某一方面单独来与十二钗的某一人对比,她都要逊色几分。换句话说,薛宝琴综合能力强,但单项指数不及十二钗。

入选者大多都有悲惨遭遇,像是上天安排一般,命中存在着坎坷,必须经历此番折腾,而我们再来看薛宝琴,她一出场就是要进京跟梅翰林之子完婚,且进了贾府后深得贾母喜爱,并逼着王夫人认了她做干女儿,享尽了长辈的宠爱,连薛宝钗都有点嫉妒她。

综上所述,就是为什么薛宝琴没有入选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原因!



回答3:

因此组成了金陵十二钗:黛玉、宝钗、元春、探春、湘云、妙玉、迎春、惜春、巧姐、王熙凤、李纨、秦可卿但如果就某一方面单独来与十二钗的某一人对比,她都要逊色一些。换句话说,薛宝琴综合能力强,但单项指数不及十二钗。

回答4:

来看薛宝琴,她似乎每一方面的能力都很均衡,但如果就某一方面单独来与十二钗的某一人对比,她都要逊色一些。换句话说,薛宝琴综合能力强,但单项指数不及十二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