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的画下总有一个“TK”,这是什么意思?

2025-04-08 22:57:3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是他的笔名来的:

近代人物介绍----丰子恺   [阅读:196]

丰子恺(1898—1975) 乳名慈玉,原名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崇德县石门镇人。自幼聪明好学,尤喜绘画。民国3年 (1914)毕业于崇德县立高等小学,考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单不厂、夏丐尊学国文,从李叔同学音乐图画,成绩优异。8年春,与徐力民结婚。同年夏师范毕业,与吴梦非、刘质平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任图画教师。l0年春,自费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川端洋画研究会学画,又入音乐研究会学小提琴,并进修日语、英语,学习勤苦。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的画风给他的漫画创作以很大影响。年底归国,仍回原校执教。11年夏,去浙江上虞县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与夏丐尊、朱自清、俞平伯共事,过从甚密。是年起,取中西画艺之长,以毛笔作漫画,并首刊于同年出版的《春辉》上。14年,郑振铎将其画稿陆续刊载于《文学周报》,并冠以“子恺漫画”题头。年底,结集出版《子恺漫画》,是为中国第一部漫画集。是年冬,为推行“爱的教育”,与友人去上海创办立达学园,任校务委员兼西洋画科负责人。15年8月,弘一法师(李叔同)过上海为丰子恺居室题名“缘缘堂”。17年11月,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为俗家弟子,取法名婴行。丰子恺既信佛,有超尘出世、静观人生之思想,又爱国忧民,有扶正祛邪,服务人生之志趣。18年,受聘为开明书店编辑。19年,与夏丐尊、章锡琛合编《中学生》杂志。.19年春,率全家迁居嘉兴南门杨柳湾金明寺弄4号,他辞去教职,专事写作。画集《学生漫画》、《儿童漫画》和散文集《缘缘堂随笔》及一批音乐书,都是定居嘉兴时出版的。丰子恺的散文,善于取身边琐事以明快自然的笔墨,细密描绘,畅抒真情,其儿童题材诸篇尤为人所称道。22年,由他自行设计的缘缘堂新居于家乡石门湾棉纱弄建成,马一浮为正厅匾额题写“缘缘堂”三字,又别租寓所于杭州,从此两地往来,专事绘画著译。26年11月6日,侵华日军飞机轰炸石门湾,丰子恺率眷仓皇辞家,避居乡间南深浜。21日离乡流亡。23日,日军占领石门湾,缘缘堂毁于战火。27年3月,赴汉口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6月,移家广西桂林,任桂林师范教师。28年春,去宜山浙江大学任教,旋随校迁至贵州遵义。31年入川,任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教务主任。一年后辞去,租地建屋于沙坪坝庙湾,以画润稿酬为生。在川期间,于重庆、成都等地多次举办画展。抗战时期,丰子恺誓以“五寸不烂之笔来对抗暴敌”,创作抗日漫画,编辑抗日歌曲,以鼓舞抗日救亡的斗志。其散文虽仍具从容恬淡,自然率真的风格,亦多爱憎鲜明洋溢民族正气之作。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后移居杭州。37年9月,游台湾,11月抵厦门,会广洽法师,成莫逆之交。1949年初,传闻解放大军即将渡江南下,丰子恺于4月5日抵香港,26日飞返上海,迎接解放。5月27日上海解放后,作《百年难逢开口笑》一画,以示欢庆。1954年定居陕西南路,名其室为“日月楼”。其后,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1961年,随上海市政协参观团访问江西革命根据地,吟诗作画赞颂革命。“文革”10年间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备受摧残,致患重病。仍心胸坦荡,刚直不阿,达观而坚定。1970年,久病初愈,监视稍松,即作画写字,从事翻译,先后译成《落洼物语》、《竹取物语》、《伊势物语》,并继续创作随笔。1975年春,丰子恺携家人学生等回故乡石门湾,探亲访友,受到故乡人民的欢迎。同年9月15日病逝于上海。1978年平反昭雪,骨灰安放在上海龙华公墓。建国后,丰子恺历为上海市一至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各届市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外文学会理事等职。丰子恺著作等身,历年不同版本的著译多达160余种,部分著作译成外文在国外发行。现有《丰子恺文集》7卷行世。他的漫画,大多取材于民间生活和社会世态相,笔墨简炼,富有韵味,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他的散文(随笔),堪称大家,为人所传诵。《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评其散文说:“感情真率自然,语言朴素洒脱,形式灵活多样,信笔所至,妙趣横生,于平易琐细中寓深意,在淡泊飘逸中见真情。”其作品详目见本志《著作目录》篇。为纪念丰氏,桐乡县领导机关于1984年在原址重建缘缘堂。

回答2:

“TK”——子恺
是从「子恺」的英文拼音的缩写字母而来
那个时候的子写作tsu.所以是TK

回答3:

“TK”——子恺 是从「子恺」的英文拼音的缩写字母而来 写作tsu.所以是T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