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是激发乐府诗作者创作热情和灵感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及人们普遍关心的敏感问题。
《汉书·艺文志》是中国最早的史志目录,属《汉书》十志之一。东汉班固在撰《汉书》时,为纪西汉一代藏书之盛,根据《七略》改编而成。分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6略,共收书38种,596家,13269卷。班固自称对《七略》“今删其要,以备篇籍”而成《汉书·艺文志》。
扩展资料
汉武帝时代为止,书籍残缺,竹简脱落,礼节遭到破坏,乐礼被摧毁。皇上喟然而叹道:“朕很忧虑这些事!”于是建立藏书的简策,设置了抄书的官员,一直到诸子传说,都充实到秘府。到汉成帝的时候,由于书籍散失的特别厉害,就派谒者陈农向天下征求分散的书籍。命令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占卜的书,侍医李柱国校医药之书。
每校完一部书,刘向就整理编目,概括其大意,录下来把它上奏给皇帝。当刘向死后,汉哀帝又派刘向的儿子侍中奉车都尉刘歆完成父亲的事业。刘歆于是总结所有书籍而把《七略》上奏给皇帝,所以就有了《辑略》,有了《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和《方技略》。现在选取主要的部分。以使所收书篇更完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乐府
汉乐府 ,原指汉代的音乐官府 ,它的作用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演奏新的歌舞。本文所论及的是乐府诗的思想性及其影响 ,班固在《汉书》中对这些民歌的评价 :“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汉乐府诗这种“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 ,实际上是对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诗经》中“饥者歌其食 ,劳者歌其事”的精神的继承 ,对后代诗歌也有其更具体、更直接的巨大影响。
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论汉乐府诗的思想性及其影响@李红浪$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人事处!江西330013 @吴禧梅$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人事处!江西330013汉乐府;;乐府诗;;思想性;;影响力汉乐府 ,原指汉代的音乐官府 ,它的作用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演奏新的歌
根据《乐府诗集》的统计数据,汉乐府诗歌中本事和作品共同流传下来的占其总数的44%以上,班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评价确是至评。汉乐府作者的创作动机以自我抒情为主,少数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其传播方式呈现出文事结合的特点,有的甚至“文依事存”,诗文不具备独立传播的资格。分别从创作和传播的角度来看,对“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古评可以赋予新的含义。
1977年,陕西临潼,秦始皇墓出土秦代编钟,钟上刻有秦篆"乐府",则可知乐府之制,始于秦时.
<宋书,乐志>:秦阙采诗之官,歌咏多因前式.乐府民歌的采集,始于汉.武帝时,乐府造作雅乐而外,兼采各方乐歌,以观政教,娱声色.
自此,八方诗乐荟萃,雅俗并存.
<汉书,礼乐志>:内有掖庭人才,外有上林乐府,皆以郑声施于朝廷.
喜欢汉乐府,因为它与<诗经>一脉相承.用最自然的声音,表达自己所思所想所喜所怨.
乐府的艺术性主要表现为生动的叙事性,这一特色是由它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所决定的。在汉乐府之前的...建安时期许多诗人都继承和发展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运用乐府古题反映社会现实,格调刚健,情辞慷慨,
“乐府”一词,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掌管音乐的官方机构,在先秦时就有了。以“乐府”为这种机构的名称,约始于秦代。汉承秦制,也设有专门的乐府机构。史载惠帝时有“乐府令”之职。到了武帝时,乐府机构的规模和职能都被大大扩大了,其具体任务包括制定乐谱、训练乐工、搜集民歌及制作歌辞等。据《汉书�6�1艺文志》记载:“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统治者派专人采集各地歌谣,由此可以判断人民的生活情况、各地的风俗以及政治的得失。
《汉书�6�1艺文志》还列出西汉所采集的一百三十八首民歌所属地域,其范围遍及全国各地。但是这些乐府民歌流传下来的不多,一般认为现存汉代乐府民歌,大都是东汉乐府机构所采集的。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收入了宋代郭茂倩所编的专书《乐府诗集》。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汉代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白发征夫“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慨叹,又有“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的惨烈战后场面的描写;既有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对爱情的忠贞誓言,又有对负心人的“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愤怒决绝之词;既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积极奋发,又有“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消极行乐。
《汉府民歌》不仅是一幅幅丰富的生活画卷,同时也是优美的艺术珍品。正如前人所评述的“其造语之精,用意之奇,有出于《三百》、楚骚之外者。奇则异想天开,巧则神工鬼斧。”
中是道体,和是外用
出自《汉书�6�1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意思指(乐府诗)的创作是有感于现实生活中的悲哀或快乐,是源自于具体的事件而发出的感慨。现常可用于形容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两汉乐府诗“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就是创作主体有感而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激发乐府诗作者创作热情和灵感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及人们普遍关心的敏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