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交响曲》

2024-11-22 16:54:2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记得一年前,我选修陆老师的音乐欣赏课时,曾经在期末论文里写过我喜欢孙燕姿的音乐,因为在她的音乐中有一种孩子般的纯真,让人的灵魂得到净化。而这次,我又选修了陆老师的交响乐欣赏课,希望能在交响乐中让自己的内心平和下来,在音乐之中去寻找久违的阳光与感动。

当老师介绍到莫扎特的音乐时,我的心为之一颤,下了课后我就上网去静静欣赏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在流淌的音乐声中,我觉得我找到了,在音乐的国度里,我看到一缕阳光。

其实每一部交响乐作品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像维瓦尔第的协奏套曲《四季》,旋律优美,曲意清新,我很喜欢。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莫扎特的音乐,或许是因为本身对他的生平故事非常的感兴趣,或许是因为在他的音乐中,也有一种孩子般的纯真。我无法诠释这种喜欢究竟是因为什么,唯一确定的是音乐能带给许多单纯的快乐与感动。

人们常把音乐看成是一种需要天生才能的艺术家创作的特殊艺术。于是,在漫长的音乐发展史中,拥挤着许多被誉为“神童”、“天才”的人物。不过,我想当人们提到莫扎特时,那些词句却无可置疑地成为他的音乐才华的同义语。

莫扎特,他在音符中长大。四岁弹钢琴,五岁作曲,六岁开始旅行演出,八岁写出了《第一交响曲》,十二岁就开始了歌剧创作。用早熟早慧已不能表述他童稚岁月的非凡才华,我只能说,他为音乐而生。

 莫扎特的一生是短暂的,只活了三十五岁。走过童年的辉煌,他便从掌声鲜花中跌落到残酷的现实之中。依附权贵不是他的天性,离开权贵却又一贫如洗。但莫扎特却两袖清唤旁袜风,执拗地让自己的艺术存活在自由的呼吸之中。逆境没有掩去他的乐天性格。莫扎特音乐中透出了他的身影,他忘情于音乐天国之中,以至于忘却了身边的债务。直到在一个寒冷的冬日告别了人生。他去了。但他的音乐创造却留在他身后的世世代代……

莫扎特的一生是悲苦的。但因为有了音乐,他才有了乐观的源头。音乐是他心中的“阳光”。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的舌头尝到了死亡的滋味,我的创作却还是乐观的”。

 作为乐观情绪的载体,莫扎特在他的器乐作品中,特别是在他的交响作品中,依然能从戏剧性交响展开的冲突之间听到他所独有的美妙动人的歌唱性旋律。这些旋律是从莫扎特的心中唱出来的。

人们几乎无法从他那阳光一样明澈清和激新的音乐中寻找生命多舛与生活坎坷的阴影。莫扎特的音乐就像人们身外的大自然一样,有着不可摧毁的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这就是莫扎特音乐不朽与永恒的根由。

我喜欢他的音乐,大概也是因为总能在他的音乐中感受到音乐,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吧。

在老师的介绍中,我知道莫扎特一生共写作了四十一部交响曲,其中最著名的有《第三十五交响曲》,也就是“哈夫纳交响曲”;《第三十八交响曲》,人称“布拉格交响曲”;《第三十九交响曲》;《第四十交响曲》,也就是“g小调交响曲”;《第四十一交响曲》,这是莫扎特最后一部交响曲,又叫作“朱庇特交响曲”。

后来我还知道了,莫扎特还写有二十部协奏曲,包括钢琴、小提琴及一些管乐协奏曲。其中《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和《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都是作曲家的传世之作。

作为交响作曲家,莫扎特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交响音乐遗产。

现在我一边听着莫扎特的音乐,一边用笔记录下此刻我对莫扎特、对交响乐的感受。在静静流淌的音乐之中,我的身心得到释放,虽然不能像老师那样从音乐的角度那么精确的去欣赏这样的音乐,但是我还是感受到了交响乐的魅力。我想老师是幸福的,因为他懂音乐并且也为音乐而生,而我也是幸福的,因为我也开始喜欢去读懂音乐,能在其中启指找到阳光

回答2:

莫扎特的第四十和四十一交响曲是莫扎特交响曲中大家最熟悉的两首。但是我觉得又名朱比特的第四十一太堂皇,不若四十轻松。此曲非常华美,日本江本胜所著的《水知道答案》中就提到,让水听着莫扎特的四十交响曲结晶出来的图案极力表现出华丽的形态。但是这首曲子虽然繁复,却轮廓明晰,就像那听这曲子的水结晶一样。此曲也是莫扎特流传最广的曲子之一,前一段时间网络上流行的《大学生自习曲》中那个“手机四猜举十和弦”的妹子,她手机铃声用的便是这首曲子。

第一乐章开头的部分有一种潜行的感觉,略带忧伤,以弦乐为主,但是管乐清晰的浮现在弦乐之上,尤其是其中单簧管的几个转折很精彩,平添不少韵味。之后的一段弦乐与管乐交替出现,衔接处过度圆滑,不着痕迹。这段主题非常出名,后来经常被改编成为轻音乐曲单独演奏。有的人就认为这段主题并穗陪碧不是忧伤而是轻盈欢快,大概就是听改编之后的轻音乐听的。演奏乱数的乐器不同、速度不同,感情也会有变化的。

第二乐章开头的音节断断续续,似乎是战战兢兢的不知如何是好。停顿过后一把小心翼翼的小提琴怯怯的响起,应和的乐队慢慢跟上,优美的结束了这一奏鸣曲形式的乐章。

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我听过这段的两个相差甚远的版本,一个演奏下来是4分多钟,另一个竟然有8分钟之多。总体觉得还是把节奏放缓慢一点更有感觉。那种一层层的铺上、描绘、堆积直至无尽的层层叠叠的感觉只有放慢了速度才可以深切体会。就像分形论中著名的柯曲雪花一样,不断分化、发展...

第四乐章和第三乐章一样也是层层叠叠的,但是规模要小的多。激昂,但是变奏怪异,有巴洛克的痕迹。

回答3:

 1788年也许是莫扎特一生最困顿的一年。但在这一年中,他却写出了他最伟大也是最后的三部交响曲,三部作品仅仅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关于这三部作品有许多争论,而第四十则是争论最大的。后来的浪漫主义者曾对莫扎特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写出这么多杰出作品做出许多猜测,但也许较为切合实际的是,莫扎特是有意为了出版与演出而创作的。第四十g小调交响曲则在理解上都有许多分歧,舒曼认为这首作品代表了“希腊人的平静”,查尔斯.罗森最能代表今日的观点,他认为这是“激情、狂热与悲痛之作”。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散耐后来浪漫主义者最喜欢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出现在当时,的确象是一次突破常规的爆发。对于当时的听众来说,莫扎特在这部作品中的音乐语言也许是过于丰富与超前了,但是,比起后来浪漫主义来说,它又是含蓄而内敛的。

  《第四十交响曲》(G 小调)。 笔者要破例,先说说第二乐章(用奏鸣曲形式写成)。这是西方音乐史上最迷人的乐章之一。 笔者说过,世界上有两样最抽象的艺术最值得人类精神去追求、崇拜。这就是纯粹数学和音乐。 音乐,当然不是指欧美那些流行歌曲,更不是港台劲歌,而是像莫扎特

  莫扎特之魂最精美的部分常常就是通过这类对话来表述的。当然,你也 可以说这反映了一个正在走向结束时代的维也纳宫廷式的典雅装饰。不。这 只是表面现象。宫廷的小天地怎么也容纳不了、包容不了莫扎特慢乐章的阔 远、幽远和广远。在这个降 E 大调的慢板中,作曲家企图以歌代哭天地人神 四重结构。围绕这个哲学课题,莫扎特手中的圆号、大管、单簧管和长笛好 像是坐在弦乐周围,冷静地加以研讨。莫扎特知道,永恒的哲学问题只能被 一代代人提出来讨论,而不可能有最后的解答或标准答案。这个慢乐章像个哲学讨论班。用的语言都是抒情的,诗意极浓的。圆号和木管乐器所说的话语只能是田园牧歌式的,而不可能是别的。 时常参加这样的讨论班对我们的灵魂是有益的,必要的。听莫扎特用各种乐器对话,把严肃的哲学问题像田园牧歌那样吹奏出来是一种最高享受。

  第四扮扮十交响曲也许可以看成是莫扎特的“命运交响曲”。听听第一厅掘灶乐章那不断重复的动机,也象贝多芬的命运动机一样突出。不平的主题似乎有了自己的动力,难以平伏,无从结束。尽管没有标题,没有加上文字来突出它的象征——这是后来的浪漫主义者最喜欢做的——但是这首作品其实比贝多芬更接近于舒柏特以后的浪漫主义。
  
  莫扎特似乎是以优美的旋律闻名的。但正是他说过:节奏才是音乐的最本质的要素。听了这部交响曲,你就会觉得,那些人们后来看做贝多芬的特色的动力和节奏的运用,并非什么新东西。
  
  这部作品的四个乐章都非常出色。用罗伯特﹒舒曼的话来说:每个音符都是金子做的。但是在这里,最大的特点是每个乐章都充满情绪的张力。几乎在所有的音乐作品中,都难以见到这样从头到尾保持着强烈张力的作品。后来的浪漫主义者可以在这里轻易地找到共鸣。
  
  尽管如此,莫扎特还是保持着他的平衡。就象王羲之晚年写《丧乱帖》一样,虽然情绪主宰着一切,却仍不失中正。这就是所谓“哀而不伤”吧。

回答4:

《第四十交响曲》无与伦比
  在最初的几个小节里,参差不齐的中提琴奏出隐隐躁动的第一主题,立刻可以感觉到快板乐章无休无止,浑无定时。此主题
  的音调强烈而紧凑,而莫扎特的处理方式则游走于焦虑不安与狂乱桥蠢之间,第二主题是以半音阶升降变化的降B大调,引进

  一种较趋向于温和的愁绪,但却鲜少停顿。再现部中,第二主题转为g小调再次出现,再次强调乐章山雨欲来的感觉。

  向深渊投注悲痛的一瞥之扰乎后,音乐缓和下来,然而降E大调行板第二乐章最多只能提供短暂的庇护,虽然情调如田园恬适,

  但四周却彷佛弥漫着诡异、阴郁的气氛,感觉就像是一幅威尼斯风景画,画面远方却有暴风雨步步进逼。在这个急促的乐

  章里,莫扎特十分强调压抑的八分音符节奏,赋予整个乐曲骚敏李陪动不安的感觉,他也利用一种二音符装饰音形

  (称为“伦巴底响声”,以其发源的意大利地区命名),表现出旋绕不去的优雅。

  小步舞曲及其中段有极强烈的对比,其一尖锐而沉重,另一却带有田园风味而且轻盈。终乐章重现了第一乐章的热烈情感,

  而且变得更凶猛、更具魔性。一段紧紧缠绕的奏鸣曲,首先便以火箭般的主题猛烈射出G小调三和弦。第一主题激昂的戏

  剧性,使人有恐惧与逃离之感,但第二主题则带来了短暂的慰籍。当此一主题于再现部转回小调,表现出葬礼般的感觉,

  莫扎特以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结束这首十八世纪最坚定、阴郁的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