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为什么从近地点到远地点动能见效?

能解释一下动能减小的缘由吗?不要用重力势能增大来解释!
2025-04-26 03:16:3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人造卫星在大气层之外运行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空气的摩擦,所以能量没有增减,机械能是守恒的,总量不变。
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过程中,离地面变远,相当与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增加,那么根据机械能守恒,动能就减小了。
可以用力和运动的关系来解释:首先这是一个升高的过程,那么,由于惯性物体继续向上运动,但由于重力的方向是向下的,起到阻力的作用,所以运动速度会逐渐减小。

回答2:

因为轨道越低,半径越小,弧度越大。弧度越大,需要改变方向的力越大,这样与弧度切线平行的万有引力只有越大,才能与改变方向的力平衡。所以轨道越低,万有引力转换的轨道动能越大。反之轨道越高,即弧度越小,需要平衡的动能越小,所以卫星速度越慢。

回答3:

从近地点到远地点是一个由近到远的过程,而物体只受一个力,那就是万有引力,在这个过程中卫星需要克服万有引力做功(也就是增加势能),但物体的机械能(势能和动能的和)是不变的,那就需要以减少动能来弥补。

回答4:

引力做负功,因为从近地点到远地点,卫星速度方向与受力方向的夹角始终为钝角,功率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