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和汉昭帝属于叔祖和侄孙关系,汉宣帝的爷爷是汉昭帝的大哥刘据。
1、刘弗陵:
父亲:汉武帝刘彻;
兄长-戾太子:刘据。
2、刘询:
曾祖父:汉武帝刘彻;
祖父:戾太子刘据;
父亲:史皇孙刘进。
扩展资料:
1、汉昭帝
刘弗陵(前94年-前74年),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少子,赵婕妤(钩弋夫人)所生。
汉昭帝即位时年仅八岁,在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辅政下,沿袭武帝后期政策,与民休息,加强北方戍防。始元六年(前81年),召开“盐铁会议”,就武帝时期盐铁官营、治国理念等问题召集贤良文学讨论,会后罢除榷酒(酒类专卖)。
元凤元年(前80年),以谋反罪诛杀桑弘羊、上官桀等,专任霍光,进一步改革武帝时制度,罢不急之官,减轻赋税。因内外措施得当,武帝后期遗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汉王朝衰退趋势得以扭转,“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元平元年(前74年),刘弗陵因病驾崩,年仅二十一岁,在位十三年。谥号孝昭皇帝,葬于平陵。
2、汉宣帝
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字次卿,西汉王朝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
征和二年(前91年),巫蛊之祸之后,襁褓中的刘病已也被收系郡邸狱。
后元二年(前87年),遇到大赦,为祖母史家所抚养。汉武帝遗诏令掖庭养视,宗正录其属籍,成长于掖庭。元平元年(前74年),昌邑王刘贺为霍光等大臣所废,迎入宫中,受封为阳武侯,随后即位,时年十八,次年改元“本始”。
黄龙元年(前49年)十二月,刘询因病崩于未央宫,葬于杜陵,庙号中宗。
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综合国力最为强盛,史称“孝宣之治”或者“孝宣中兴”。在以制定庙号和谥号严格而著称的西汉王朝,刘询成为拥有正式庙号的四位皇帝之一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昭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询
答:汉宣帝和汉昭帝属于叔祖和侄孙关系,汉宣帝的爷爷是汉昭帝的大哥
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字次卿,即位后改名询,西汉第十位皇帝,汉武帝刘彻曾孙, 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前74年—前49年在位。
汉昭帝为西汉第八位皇帝(前86年—前74年在位) ,汉武帝幼子,谥号孝昭皇帝,昭帝的母亲钩弋夫人。武帝临死前,立刘弗陵为太子。武帝死后,刘弗陵在众臣的拥立下登基继位,是为汉昭帝。
在血缘上,汉昭帝是汉宣帝的叔祖父。从法律关系上他们是父子。汉宣帝是过继给汉昭帝才得以坐的皇帝。
汉昭帝是汉宣帝的叔公。
汉武帝是汉宣帝的曾祖父。
刘据(卫太子)是汉宣帝的爷爷。
史皇孙是汉宣帝的爸爸。
汉昭帝和卫太子(刘据)是兄弟。
刘询(前91年-前49年)即汉宣帝,本名刘病已,字次卿,即位后改名询,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他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幼年时流落民间,于公元前74年被朝臣迎立为帝。去世后庙号为中宗,谥号孝宣皇帝。汉昭帝(前94年-前74年),原名刘弗陵,即位后以难避讳的缘故更名刘弗,“弗”字避讳“不”。刘弗陵(公元前94年-前74年),汉武帝少子,武帝死后继位。刘弗陵继位时年仅八岁(古代按虚岁算),遵照武帝遗诏,由霍光辅政,在位13年,病死,终年21岁。葬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3里处)。年号有始元、元凤和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