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6年,洋县辖3个街道15个镇。
1、街道:纸坊街道、戚氏街道、洋州街道
2、镇:华阳镇、八里关镇、关帝镇、溢水镇、谢村镇、马畅镇、磨子桥镇、茅坪镇、龙亭镇、槐树关镇、金水镇、桑溪镇、黄金峡镇、黄家营镇、黄安镇
截至2016年,洋县下辖14个社区,271个行政村。洋县政府驻洋州街道。
扩展资料:
洋县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1950年初将全县划为11个区、139个乡(街),分别建立人民区公署和乡人民政府、人民街公所。
1950年5月民主建政中,合区并乡,全县划为城关、中、东、西、南、北6个区和72个乡(街);7月,又将以方位排列的区称改为依数序称谓,人民区公署改称区公署。
1950年10月,第二次调整区划,将6个区分设为8个区,区公署改为区公所;将72个乡(街)分设为95个乡(街),建立人民乡(街)公所。
1952年5月,第三次调整区划,将8个区分设为9个区;将95个乡(街)分设为108个乡(街),人民乡(街)公所改为乡人民政府。1953年6月,第四次调整区划,将9个区分设为12个区,108个乡分设为115个乡。后于1955年7月,将各乡人民政府改为乡人民委员会。
1956年2月,全县缩划为5区、1镇、64乡。将贯溪、戚氏、磨子桥3个乡划为县直属,其它乡为区辖,至1958年8月,均未变动。
1958年9月,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撤销5个区公所,设立5个工作站;建立48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0月,正式行文确定为15个人民公社,1959年5月,将华阳人民公社的黄柏塬、二郎坝管理区划归太白县。
1961年5月,撤销区级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设立区工作委员会;将65个乡级生产管理区调整为46个人民公社。是年9月,佛坪县复置,将袁家庄区工委所辖的4个人民公社、酉水区工委所辖原属佛坪县的3个人民公社划归佛坪。至1966年5月,全县共设5区、1镇、47个人民公社。
1968年9月,洋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区、社相继建立革命委员会。1979年2月,改区革命委员会为区公所。1981年1月,改公社革命委员会为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4月,恢复乡、镇建置,改公社管理委员会为乡人民政府。其时除新铺已改为黄金峡外,其它乡名称未变。
1984年5月-1985年1月,谢村、华阳、马畅、磨子桥、龙亭、黄安6乡改为镇制;城关公社并入城关镇,为区级。至此,全县区划为5个区、1个(区级)镇,46个乡(镇),368个村民委员会,4个居民委员会,2496个村民小组,21个居民小组。
2002年4月,县委、县政府决定撤销阳河、铁河、坪堵等6个乡,将全县32个乡镇合并为26个乡镇。至2003年末,辖16镇,10乡,366个行政村,2496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社区。
2011年7月7日,经陕西省政府批准,洋县贯溪镇并入洋州镇,撤湑水镇并入谢村镇,撤窑坪乡并入溢水镇,撤秧田乡并入金水镇,撤石关乡并入黄安镇,撤草庙乡并入磨子桥镇,撤白石乡、四郎乡、长溪乡、八里关乡、桑溪乡、关帝乡乡的建制,相应设镇的建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洋县
至2003年末,辖16镇,10乡,366个行政村,2496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委员会。
26个乡镇是:洋州镇、戚氏镇、贯溪镇、龙亭镇、谢村镇、湑水镇、溢水镇、马畅镇、磨子桥镇、黄安镇、黄家营镇、黄金峡镇、草庙乡、槐树关镇、金水镇、茅坪镇、华阳镇、桑溪乡、白石乡、四郎乡、关帝乡、窑坪乡、石关乡、秧田乡、八里关乡、长溪乡。
2011年7月7日,经陕西省政府批准,洋县贯溪镇并入洋州镇,撤湑水镇并入谢村镇,撤窑坪乡并入溢水镇,撤秧田乡并入金水镇,撤石关乡并入黄安镇,撤草庙乡并入磨子桥镇,撤白石乡、四郎乡、长溪乡、八里关乡、桑溪乡、关帝乡乡的建制,相应设镇的建制。
洋县辖16个镇、10个乡:洋州镇、戚氏镇、贯溪镇、龙亭镇、谢村镇、马畅镇、胥水镇、溢水镇、磨子桥镇、黄家营镇、黄安镇、黄金峡镇、槐树关镇、金水镇、华阳镇、茅坪镇、白石乡、长溪乡、四郎乡、关帝乡、窑坪乡、草庙乡、石关乡、秧田乡、桑溪乡、八里关乡。
汉中洋县共有28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