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枚写着“开元通宝”的古币,它是哪个朝代的?

2024-11-01 04:38:2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开元通宝为唐代货币,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唐高祖武德四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

最初的“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面文“开元通寳”,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

扩展资料:

唐代的“开元通宝”,开创了我国货币史上的一个新纪元。自此,青铜铸币告别了以半两和五铢标重命名的传统,开始向抽象化、符号化转轨。“开元通宝”还在形制和重量上树立了中国货币的标准形象,它以一钱为法定重量单位,每十枚钱重一两。十钱一两的十进位制由此产生,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开元通宝”这四个字出自唐初欧阳询的手笔。所谓“开元”,是开创新纪元的意思,而“通宝”则指在统一之国度内的通用宝货。“开元通宝”不是“年号钱”,它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开铸——这比唐开元年早了近百年——在唐代约三百年的历史中通用,未有中断,这在货币史上也是罕见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开元通宝

中国网——中国钱币里的故事 

回答2:

"开元通宝"是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五铢而改铸“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钱文是大书法家欧阳询制词及书,直读“开元通宝”或旋读“开通元宝”,钱文书体为著名的八分书,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 ,每十文重一两,每文重一钱。早期开元通宝轮廓深峻,文字精美。“元”字第二横左挑,稍后所铸、背有月纹;中期“元”字左、右挑或双挑,“宝”字较小,背常有月纹、星纹或星月纹;后期边廓较宽,铸工粗劣,大小不一并常有错范。
除铜质开元通宝外,唐初还铸造过金、银质开元通宝。这两种贵重金属币仅限皇家赏赐,供显贵玩赏,并不投入流通,因此存世量极小,尤其是金开元,更弥足珍贵。

估价:
开元通宝由于出土较多市价较平,普通开元通宝,每枚人民币1元;中期开元每枚约10元。较昂贵的早期银开元,可到数千元。另有晚期会昌开元通宝,市价略高,每枚百元左右。对于会昌开元鉴别应加以注意。史料记载会昌开元约24种,是各州钱炉于钱背加盖“昌”字戮,与原文并不一致,且印记盖得十分随意,不规整。若发现文字秀丽规范,或背文有“扬”者,定为伪古。(阿冷阳)

回答3:

tang chao de 开元通宝是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铸行的一种货币,是唐朝统治286年中的主要流通货币。开元通宝继承了秦半两、汉五铢货币的形状,大小,每枚直径8分(约24毫米),重2株4絫(音:累),一枚为一钱,每10钱为一两。并由此演变出新的十进制重量单位——钱两取代了过去的株、絫。

影响
--------------------------------------------------------------------------------
开元通宝的铸行,取代了中国历史上流通时间最长的五铢钱,结束中国古货钱币以重量为钱文的历史,在中国货币史上是一种重大的改革,使中国货币从记重的株两制演进到按数记值的货币制度。

开元通宝分类
--------------------------------------------------------------------------------

初唐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621年)铸武德开元,钱文为欧阳询所书。

中唐铸月痕开元

晚唐会昌六年(公元846年)铸行会昌开元,后有州名。

五代十国的南唐和闽也铸有开元通宝。

小径的开元通宝,多为民间私铸。

回答4:

开元 是唐玄宗的 年号 那当然是唐朝了

回答5:

唐钱铸造的比较好,字口铜色都惹人喜欢,可以留着玩,开元钱也是美币之一,是真的留着无妨。钱先不论,有唐人遗物亦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