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 年5 月14 日,以色列国正式宣告成立。1949 年5 月11 日,第三届
联合国大会通过273 号决议,正式接纳以色列为联合国会员国。但由于其长
期周边敌对环境,在自己国小、人少、敌强、我弱形势悬绝下,为了民族“生
存”和国家“安全”,以色列不得不把谋求国际社会对它的承认、争取世界
犹太人回归锡安山及得到国际上的支持作为其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以色列
建国40 多年来,在维护自身安全和生存斗争中逐渐开拓了对外关系,如依靠
美国为后盾,竭力密切与西欧国家的关系,尽量扩大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影
响,同时争取搞好同俄罗斯与东欧国家的关系,正式与中国建交,调整同阿
拉伯国家的关系,凡此种种,实属不易。
一、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以色列国家领导人很重视对外关系,这突出地表现在1948 年5 月14 日
刚建国发表的宣言上。当日临时政府总理本·古里安在特拉维夫建国典礼上
向世界宣告说:“我们向所有的邻国及其人民伸出和平与睦邻之手,我们敦
请他们与已经恢复国家主权的犹太人合作。以色列国准备为整个中东的发展
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可是当本·古里安宣告不过才12 小时,埃及、约旦、
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等5 个阿拉伯国家(都是以色列的邻国)便以不承
认其“存在”,而立即联军向它进攻,企图消灭它于襁褓之中。中东战争爆
发后,中间虽有“谈判”、“停火”,但谈谈、打打,正式战争,以及边境
冲突、暗杀、绑架、劫机和骚动等暴力事件那就太多了。这种地区冲突,与
其说是两大民族的矛盾,不如说是“兄弟阋于墙”。因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
都是闪米特族人,他们有共同的祖先,有共同的亲缘关系。根据《旧约全书》
记载,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的儿子,有一个名叫以撒(Isaac),其后裔
为犹太人;另一个名叫以实玛利(Jshmael),他的后裔则是阿拉伯人。“两
弟兄”公开斗争竟长达40 余年,几近半个世纪,在二战后的世界历史上实属
罕见,究竟原因在哪里?
外面有美国撑腰,给与其不间断的资金、武器支持。内有健全的机制,如动员体系,储备体系等一系列应对战争的措施,在加上其深入的教育投入,民族凝聚力异常强大……!!!
你忘了以色列是犹太人,他们在世界上能落后吗?
因为他有个好爸爸-美国撑腰
以色列有先进的科技和不屈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