蛆是什么变的?

2024-11-23 07:22:0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北师大版新课标《生物》七年级上册第31页有一道实验探究题:“腐肉生蛆”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有人因此说“蛆是腐肉变来的”。你同意这种说吗?你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这个说法是否正确?(提示:蛆是苍蝇的幼虫,只有苍蝇产卵后才有可能出现。肉类腐烂时腐败细菌作用的结果。高温灭菌,防止苍蝇接触,可使肉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新鲜。)教参给出的参考答案是用一个对照实验来证明的。实验如下:

实验仪器和材料:新鲜的肉 带盖的罐头瓶子 高温高压灭菌锅

方法步骤:

① 将新鲜的肉块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放置在苍蝇可能出没的地方一段时间;

② 将两个罐头瓶洗净,做好标记A和B,分别将一肉块放入其中,都盖好盖子;

③ 将A 瓶连同内装的肉块一起放在灭菌锅内,灭菌30分钟后取出,晾至室温;

④ 将A、B两个罐头瓶一起放在温暖的环境中,观察两瓶中肉块的变化。

可能观察到的结果:一段时间后,A瓶中的肉块没有生出蛆,也没有腐烂。B瓶中的肉块生出蛆,发出难闻的气味,且腐烂了。

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腐肉生蛆,是因为肉被苍蝇接触,苍蝇将卵产在肉上。高温灭菌后,将苍蝇的卵以及其它腐败细菌都杀死了。所以,A瓶中肉不生蛆腐烂,B瓶中肉生蛆腐烂。说明蛆是由苍蝇的卵产生的,而不是自然发生的。

教学中,我们发现此实验方案有如下几处不合理之处:

①从实验仪器看,广大农村中学有多少学校能有高温高压灭菌锅?显然这不符合广大农村中学的实际条件,学生也不方便分组操作。

②探究实验要求在于实验有关的实验条件中,只能允许须探究的条件不同,其它条件必须完全相同。而此实验方案中,将A放在高温高压灭菌锅中灭菌消毒,这样,不仅杀死苍蝇的卵,也将肉块蒸熟,还杀死了肉中的绝大部分细菌。这导致实验条件出现了多个不同:一是苍蝇卵的有无;二是两肉块质地不同,A为熟肉,B为生肉;三是两肉块的菌群不同,A几乎没有多少细菌,而B有大量的菌群。结果B生蛆腐烂,而A虽说没有生蛆,可也没有腐烂,即A的对比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

因此,此实验方案不能说明问题。

我认为:应该让其中一块肉腐烂而不生蛆才能起到应有的对照作用。为此,我和学生一起探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

实验器材:新鲜的肉 无盖的罐头瓶子 纱布网

实验步骤:

① 将肉块分成相等的两份,分别装入A、B两个罐头瓶,A用纱布网罩住瓶口,B瓶口敞开。然后将两瓶肉块同置入苍蝇出没的地方。时间约1小时。

② 用纱布网将A、B两个瓶子都罩好,一起放在温暖的环境中,观察两瓶中肉块的变化。

可能观察到的结果:一段时间后,两瓶肉都发出难闻的气味,且腐烂了,但只有B瓶中的肉生蛆。

对实验结果的解释:B瓶中的肉被苍蝇接触,苍蝇将卵产在了肉中,结果肉腐烂了,也生出了蛆。而A中的肉没有被苍蝇接触,结果只腐烂而不生蛆。这比原来的实验更能说明腐肉并不能生蛆,而是苍蝇产的卵孵化而成。

优点: 将实验作如此改进,既省去了消毒的麻烦,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多个条件不同,还方便学生分组实验。

缺点:苍蝇携带了许多细菌,肉块A没有被苍蝇光顾,故肉块A的细菌种类和数量比肉块B少。但由于这是学生课外实验,忽略这一条件,实验也可以成功。

方案二:

实验器材:同方案一,但罐头瓶要多一个

实验步骤:将肉块分成三等份,分别装载A、B、C 三个罐头瓶里,A瓶用纱布罩好,B、C两瓶不罩,然后将三瓶一起放在苍蝇出没的地方约1 小时。再将C瓶放入高温灭菌锅中消毒。然后将三个瓶子都用盖子盖好,放在温暖的地方,观察其中变化。

结果:A瓶肉块腐烂但不生蛆,B瓶肉块腐烂且生蛆,C瓶肉块不腐烂也不生蛆。

实验解释:A没有被苍蝇光顾产卵,因此腐烂但不生蛆;B被苍蝇光顾产卵,因此腐烂生蛆,说明蛆是苍蝇产的卵孵化而成;C虽然被苍蝇光顾,但消毒灭菌时也将苍蝇卵杀死,因此不腐烂也不生蛆,C起对照作用。

此方案唯一缺点是消毒过程不方便农村学生做。

方案三:

取一新鲜肉块,分成相等的两份,一起放在苍蝇出没的地方,然后用镊子将其中一块肉中的苍蝇卵除掉,再分别封在两个瓶子中,结果一样。这比方案一更容易说明问题,还克服了方案一的缺点。但必须将苍蝇卵彻底除尽,才能保证实验的准确。

当然,此实验中,如能将材料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尤其是在夏、秋两季做此实验,则实验所需时间要少一些,而且实验的成功率要高一些。

但必须说明的是刚用盐腌制的肉并不能防止苍蝇产卵生蛆,至多只能延缓生蛆的时间。

回答2:

ry